這是兩年前未完的文章,今天一口氣續上。頓時,回憶如潮,心中的感悟頗多。
寒假了,班里的數學老師和英語老師會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出現,一人布置了一點作業。數學老師每天九點對答案,一個個語音艾特講解錯誤的點。英語老師會一個個要求口語錯誤的地方。他們兩個老師,都在盡力地想讓孩子們有些進步!
通過兩天的檢查結果顯示,出現的總是幾個相同的面孔,更有意思的是,這幾個孩子都是班上的佼佼者。他們每天按時出現,有朗讀者,有跳繩者,有閱讀者……從8號開始,沒有間斷。我總是心里數著,默默期盼著,能有新鮮的面孔出現,那些考試完全沒及格的孩子能出來露個臉。一次又一次的期盼,一次次的失望。每次,每次,都是那幾個孩子?,F在,我幾乎完全不用一個個去找了?;径际峭跣垒x、陳梓楊、陳可依、陳可昕、楊可馨……基本就是這幾個孩子承包了所有的打卡。
而在這兩天,也有老師會來跟我訴苦:“我布置了幾個計算題,結果有個家長說,放假了還要做作業呀?”從她的語氣里,我能感受到那種失望,當然留給我的,是愕然!同樣,問了下同年級二班,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寥寥無幾。我不禁有些犯怵了,老師們一番熱情,只怕是錯付了!心里也不禁有些不可思議,這些孩子的家長,都是怎么了?
在剛來文市的時候,我分配到了大坪學校,一個在山上的學校,一個百多人的學校,接手的五年級只有29人。最差的雙胞胎,差點留級;瘦瘦的眼睛大大的孫道瑤、矮矮的藺萬兵……29個孩子,29個村小的孩子。初見他們時,打著赤腳,黑漆漆的,像是從煤礦里挖了煤。他們坐在臺階上,樂呵呵的,在陽光下特別耀眼。與他們相處下來,他們熱情而能干,承包了學校里所有的重活難活,可從未聽過一聲抱怨,每個孩子都樂呵呵地干著。挑土、清理教學樓后面的溝,臟活累活也甘之如飴。有的時候,我都會有幾句抱怨的,可他們不會。從他們身上,我學會了樂觀。每逢周末,他們會來學校喊我去爬山,讓有些孤獨的我,有了些光亮。他們的成績也不好,可從未放棄。課堂上,他們盡可能地聽課,課后總是會請教老師。周末與假期,真的會聽我的安排,小組集中學習。一年、兩年……在我與他們相處的七百多個日子里,我們共同努力共同進步,成績有很大的起色。從后面的幾名,到第五,到第三,最后穩居第二。我告訴他們,不要考第一,第二名足夠了??蓻]想到六年級的畢業考試,他們竟然考了個第一,為此讓我們都笑了半天。我對他們說:“怎么搞得嘍,怎么這么不小心!”這群孩子聽了,樂得不得了。
這群孩子給了我極好的印象,家長們亦是。他們十分樸實。在我的記憶里,從我教他們開始,他們都是對著我笑笑的。這個笑,卻讓我內心的恐慌全無。家長們也很配合我,無論班里做什么,他們都是極其支持。六一表演,一套一百多的衣服說買就買了;家長會上,早早地來,從不會早早地走,他們也如同孩子一般聽著我講。在教育孩子問題上,他們也從不偏袒。孫玉鑫成績很好,可不知何時迷上了游戲。周末或者假期,從大坪走路去鎮上的網吧,與之同行的還有幾個。我收到消息后,叫來了孫玉鑫爸爸,結果他爸揍了他一頓,在辦公室里。回過來面對我的時候,語氣里盡是尊重,臉上的狠氣也全無,跟我又說了許多要老師多多耐心之類的話。再后來,孫玉鑫還是有變化的。盡管,還有可能偷偷去,可成績又很穩定了。我想:家長在家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就這樣與家長們相處與溝通,家長們就是這樣支持與配合,從未聽過一聲不是或者不耐煩,他們溫暖著我,也影響著我的教育觀。
那時二十六歲的我,與這群淳樸自然的孩子們、家長們相處得甚是愉快,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都會經常想起,念叨。我經常這般想:家長不變,孩子何以變?教育,從來都不是老師一個人的事,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它都需要雙方的理解和配合,這二者缺一不可。
這個道理,26歲的我懂,33歲時的我懂,40歲的我也如此這般的想。此刻,突然想到那29個孩子,我睡意全無,陷在回憶里,陷在那段快樂時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