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就像是一個愛玩鬧的小姑娘,她總是悄么聲的靠近你,再悄么聲的給你驚喜,讓你眼前一亮。
最早迎接春風的應該是麥田吧。春節剛過,一望無際的綠毯里,褐色的田埂和灰色界石反倒成了風景。看那一群孩子們,搬著小凳子,拿著小鏟子,在這片地毯里也學著大人的模樣挖野菜,野菜的名字叫薺菜。薺菜很好吃,可毯子不需要它,于是變成了孩子嘴里的美食。孩子們天生愛玩的心理注定是干不了這么仔細無聊的活的,看啊,他們時而跑到地的這頭,又時而跑到地的那邊,就像是發現了一個新大陸,一塊麥田就可以成為他們的“烏有鄉”。于是,原本齊整的麥地里出現了一個個小腳印,有的整齊,有的凌亂,有的重疊,那是孩子們留下的藝術品啊!這時大人們可著急了,他們必定會大聲斥責“:哎呦喂!快給我出去吧!這不是咱們家的麥地啊!”在大人的眼里,那油黑發綠的麥苗是寶貝,踩得過重了,那是一定會挨罵的。
出了麥田,春天就是野地里的嬰兒,嫩芽敞開了胸懷,全然不怕一個個黑黑的小爪子。金銀花的芽兒微苦而草香,香椿的芽兒微甜而濃香。這些春的孩子全都躲不過,奉獻出一個又一個的春的饋贈。于是孩子們的歡笑和吶喊震醒了原野里一棵棵樹,一根根草,它們也跟著發出了無聲的嘶嚎。
回到家,那些圍繞村莊的花兒就開了。杏花粉白,李花青白,桃花粉紅,梨花雪白,櫻桃花白中帶粉。這兒一簇,哪兒一朵,從樹叢,從墻頭露出一角。當然少不了永遠忙碌的蜜蜂,夾帶著花香從頭頂繞過。可那些美麗的花兒,只能遠觀。如果經不住誘惑,折了一枝,那么恭喜你了,晚上你的屁股也會開花。大人眼里,那一朵朵花兒都是一個個果子,香甜可口,誘惑無限。
再次出門的時候,天空會飄起一個個鮮艷的風箏。頭戴著柳枝盤成的帽子,聞著新草的香氣,迎著漫天飛舞的楊絮,去看風箏。想放的話,那你需要一個心靈手巧又有耐心的老爸或者爺爺,要么你需要一個靈巧的嘴巴。不過看風箏從頭頂飛過,迎著微風,在長滿青草的野地里瘋跑是最美的享受。
跑困了,回家倒頭就睡。春天的夜總是漫長,漫長到古老的故事聽完了還是睜著眼。夜里的星星一定在發話,她們叫醒了一個個夜貓子伙伴。于是耳畔滿是蟲子的鳴叫,烏鴉的呱呱聲,貓狗的叫聲,偶爾會有貓頭鷹陰冷的慘笑。這個時刻,最好不要當孤獨的英雄。躺在大人旁邊,聽著他們規律的呼嚕聲,權當催眠,否則這個春天就會成為一場場夢里的歷險。
春天總是會過去,就像美好的東西總會轉瞬即逝,就好像是千古不變的亙理,但在沒有逝去之前,我們只需好好享受,好好享受春天帶給我們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