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好久了,但一直沒有春天的感覺,直到前天,不知是太陽格外暖還是陪寶寶放風(fēng)箏運動的緣故,我頓時感覺到了春天的到來。脫下棉襖的輕松和太陽下奔跑的好心情,使我特別想去爬山,去山上尋找證據(jù),證明春天真的來了的證據(jù)。
我渴望春天,不止是春天的溫暖,春天的愜意,春天的萬物復(fù)蘇,還有春天的山野菜,好吃的山野菜,獨一無二的山野菜(說著都要流口水的感覺,是不是頓時感覺我是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吃貨呢!哈哈,不打緊,本人自以為吃貨不是貶義詞,能找到美味,吃到美味,還能分享美味的吃貨絕對是個受歡迎的吃貨)。
我相信,我們喜歡一樣?xùn)|西,一定不是單單的某一點吸引你,我喜歡山野菜也是一樣,不光是它味道淳美,而是從采摘到吃進嘴里,我享受整個過程。清水的山野菜品種極多,我知道的就有五葉、斜蒿、苦苣、苜蓿、薺菜、烏龍頭、地軟、香椿等10余種,叫不上名的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估計也只有村里的老人才能說出一個你只能用清水方言講出來,但不能寫出來的奇怪名字吧)。一到春天,它們一定會陸續(xù)排隊報到,告訴清水人,春天到了,要告別慵懶,生機勃勃。首先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一定是村里最勤快的村民,日出而作的習(xí)慣使得他們會迎著大清早的朝陽去山里看看,麥苗是否凍壞,地面是否平整,果樹是否發(fā)芽,但每次看到的首抹綠色,一定會是野菜和野草,他們自力更生,沒有村民的照顧,只是隨著季節(jié)的變換,在該發(fā)芽時發(fā)芽,該開花時開花,該結(jié)果時結(jié)果,該枯萎時默默枯萎,蓄勢待發(fā),準(zhǔn)備來年的另一個輪回,如此守時,如此遵守大自然的規(guī)律……看著它們,想想我們,在眾多的規(guī)章制度中跳脫掙扎,頓時倍感羞愧,也倍加喜愛這些生長在荒山野嶺里的山野菜。
首先發(fā)現(xiàn)美味的村民也絕不吝嗇,一定會將此好消息分享給在家窩了整個冬天的鄰里好友,然后二三結(jié)伴,五六成群,跨上籃子,拿上刀子,帶上水和干糧,或步行,或摩托車,直奔目的地。有經(jīng)驗的村民一定會穿上最舒適的千層底布鞋,帶上草帽,因為山野菜一般都生長在山坡,山溝和人不常走的沒路的地方,且路途遙遠(yuǎn),免不了風(fēng)吹日曬,跋山涉水。到目的地附近,一定要低頭步行,尋找山野菜的身影,因為它們剛出來,大多被淹沒在荒草中,但好在是山野菜一般都會成片成片的生長,很少有這一棵那一棵的現(xiàn)象,所以只要有人找到幾棵,吼一嗓子,大家都能挖到新鮮的山野菜。淳樸的村民就喜歡這種感覺,有好東西大家分享,邊挖邊說笑,尤其是婦女同志們多的情況下,嬉笑聲會充滿整個山谷,再加上孩子們的打鬧聲,此情此景,和春天絕配-----萬物復(fù)蘇,生機盎然。
由于初春的早晚天氣寒涼,中午時分最為暖和舒適,所以挖野菜的村民選在早10點出門,午飯就在山上吃,找一塊向陽的山坡,席地而坐,喝點水,吃點干糧,如果有人帶點水果、榨菜之類的,就是福利了,還有人會順著山坡陡勢平躺,閉上眼睛,嘴角上揚,感受春天,享受生活的美好。
此時,總會有那么幾個精神抖擻的急性子來打破這種恬靜和美好,招手大呼發(fā)現(xiàn)新大陸,也總會使小憩在山坡的其他人像聽到集結(jié)令一樣一骨碌翻起來沖上去,手里忙著挖野菜,嘴也不閑著,家長里短,所見所聞,時不時有人說出個幽默段子,引得大家一陣嬉笑。
不知不覺已到下午時分,太陽也疲憊了,散發(fā)著不怎么溫暖的光,風(fēng)嗖嗖的吹來,讓人感到冬天的尾巴還沒消失。勞作大半天的村民自覺湊到一起,相互比較各自的勞動成果,向著家的方向,漫步在落日黃昏的村間小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