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的祖輩乃至父輩,是不會有我如此的困惑的。這種困惑在那個時代是一種信仰的不堅定,人生目標不明確的象征,應該是要受到鄙視的。這種困惑是孕育在上一輩中,而突顯于我們這一輩中的尖銳問題,那就是個人利益與群體利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
這是一個強調個性的時代,這是一個鼓勵個人追求幸福的時代。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大背景中,漸漸地仿佛使人覺得個體欲望的滿足成了自身最大的追求。當這種追求像氣球一樣越鼓越大時,突然被一樣硬物給頂著了,那就是自小培養的道德觀和價值取向觀。當這些根深蒂固的東西與我現在的利益、目標相沖時,當置身于群體范圍,而又不能與其協調一致時,何去何從,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如果我選擇追求個人利益。那意味著為了達到自身目的,我“不得不”“犧牲”一些東西。在有些情況下,我這種“犧牲”所導致的后果是我不堪承受的。例如:我也許會選擇“虛偽”來贏得別人的好感,我會選擇“自私”來滿足自己日益膨脹的欲望,我會選擇“算計”來贏得某場商業競爭。我就像一艘疾速前行的小船,那種種“純真”、“坦白”、“誠實”就像一個個包袱,被我不加選擇地扔進了海里。我是行進得更快了,但面對著這日趨兇險的海浪,我卻深感底氣不足,也許一個稍大一點兒浪頭打來,我的船就翻了。惶恐啊惶恐,當初的選擇也許甚至賠掉了我的朋友,現在即使想喊救命也無人會伸援手。我費盡心機,勞心勞力,壓抑我的本性,變得像一頭一味滿足欲望的野獸,這值得嗎?
如果我選擇追求群體利益,乃至國家利益。這也許就意味著我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精神的升華。因為我不再苦心追求自己的物質利益,而把更為重要的多數人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別人會稱贊我,或許還能贏得一些“志同道合”人的青睞。于是我變得亦步亦趨,我被“大眾化”了。我不再具有獨立的個性,我不再有權爭取個人的幸福。因為我的幸福永遠只是大眾的幸福。就像歐陽修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就要變成這樣的人了嗎?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或許對那些品德高尚,把精神世界的自由放在第一位的人不會和我有同感。相反,他們還會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感到如魚得水一般的幸福。但,我不。作為蕓蕓眾生中一個渺小的我,我的眼界沒有那么高,我無法勉強自己去“犧牲”,去發揚“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因為這也不是我的本性。
這也許是和我同時代的許多人都會有的困惑,當未來的某一天,我們不再困惑,而在兩者之間作出一個堅定的選擇時,我們不是墮落的天使就是人間的天使。?o???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