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翻開這本帶有哲學意味的隨感記錄,周國平先生的文字沒有枯燥和說教的感覺,那些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生活主題,在作者文字的系帶下,裹挾著我一同進入書中的思考風暴。在審視自己生活的同時,剝離日常瑣事的遮掩,一經一脈地梳理出來,赤裸裸的自我暴露,發現自我的內在本質,從而感受到一種內心的震撼,這就是真實的自我!
? ? ? ? 生活在這個社會,有幾分是真實的自我,或者說,有多少自我意愿的表現,多少人沒時間去細想,也不愿去細想,這樣徒增煩惱的事情,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攤攤手,就這樣渾渾噩噩地忙碌著,美其名曰,為生活而奔波。抱怨無奈,就這樣在社會的波浪中隨波逐流,折騰著,翻滾著,直至在礁石間撞碎成浪花。急需這樣的一本書,引導我安靜地思考,遠離生活波濤搖床般的催眠,在片刻寧靜中感受生活的深刻,重新審視人生的目標和意義,體味寧靜致遠。
? ? ? ?書中的文字,有的是一股清泉,讓人觸之神清氣爽,有的如一聲洪鐘,警醒迷途的羔羊。雖然不可能離開世俗生活,但一句句隨感能讓我對生活看得更加透徹,對世間百態也多一分淡然。最多的感觸,則是書中對生活現象的解讀,你可以心領神會地付之一笑,也可以同仇敵愾般憤憤于一些社會現象。結合自己的聽聞和經歷,文中的思想才能感同身受,才會留意于自己的冒失和固執,是否會成為文字批評的對象,甚至紅紅臉在內心鄙視自己一下,悔悟一番。
? ? ? ? 在夜晚的燈下,隨著書中的主題,挨個審視自己生活的各個部分,梳理自己的人生軌跡,耳邊響起蘇格拉底的一句話,“未經審視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細細揣摩書中的文字,發現作者的觀點和我不盡相同,但這又何妨?他人的思想只是建議和參考,無法變成自己的方向舵,經過自己的咀嚼消化后,才能用于自我實踐。人生路千萬條,少有重疊,多是交叉,走好自己的道路,審視好自己的生活,在與他人的交叉點上,學會何時溝通交流,何時率性而為,才能做一個真實的自我。
? ? ? ? 有人說,人生如打水漂,不管你在水面上激起的漣漪有多少,最后的結局都是沉入水底。書中也談論人生的意義,認為人生豐富多彩,結局免不了死亡,人生的意義在內容與結局的相乘下為零,但生命的魔力促使人們去無限制地豐富自己的人生內容。前者是消極,后者是積極,面對只有一次的生命,如果不及時審視自己的生活,反省自己的人生經歷,把握正確的前行方向,是不是有些可惜呢?即使審視的生活只是一些微小的瑣事,我至少可以無悔地說,我激起了人生軌跡的漣漪,蕩出了自我思想的波紋,活出了真實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