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很多的人也許對于“愛情”這兩個字有著不好的理解和看法。因為太多這種不好的見解,于是就有了同性戀的出現;因為有了太多的挫傷,所以有了太多的人寧愿一直單身。
的確,現實生活中是有一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漫不經心令你不再相信它,是有一部分人傳達給你的思想就是愛情并沒有那么的真誠,虛情假意充斥到了你的世界,于是你就開始不再相信愛情了。但真的是所有的人對待愛情都如你所說嗎?
楊絳和錢鐘書,兩人自1932年于清華大學古月堂門口結識,經歷過悲歡離合,歡鬧爭執,到最后心靈上的相守相知,生活中的相濡以沫,至死不渝。66年的實踐,兩人為世人呈現了何謂愛情。
錢鐘書曾經說過這么一段話: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之后,錢鐘書離世,楊絳先生面對失夫失女的悲切心情,并未散失對錢鐘書的愛意,面臨曾經追求者的再次追求,莞爾拒絕。
其實,是否在一起,我們都要學會成長。愛情就是兩個相愛的在一起變得更加優秀。
在一起時能夠牽手瘋狂撒歡,分開始懂得各自成長,我們可以互相分享,但無需每一件事都攜手與共。
由于現代社會倡導開放、自由、平等的理念,于是道德的約束就顯得沒有古人的那種很強的約束力。
對于小部分人來說,有底線就是沒底線。
有人對待愛情忠貞不渝,那就有人三心二意;有人能一直喜歡一個人,那就有人隔三差五喜歡不同的人;有人只娶/嫁一個人,那就有人娶/嫁好幾回······
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遇到前者,也許我們遇到的是后者,但這就是不再相信愛情的理由嗎?
很多的在校生,受到社會思潮的影響,認為談戀愛就是證明自己個性的一個方面,于是就爭先恐后的去在不懂愛情的年代去談戀愛。學校抑制,就搞地下情;父母不同意,他/她就對著干。總之就是要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
老師、父母不理解,態度就會很自以為為孩子著想的很強硬,卻不知越強硬的態度,只是會造成相反的效果,青少年時期的叛逆心里,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不要把這個年齡的孩子們逼的太緊了,循循誘之才是上策。
等過些年后,經過好的誘導的孩子們就會變得更好,沒有經過好的誘導的孩子們在那個年紀受到的傷害就會給他們看待世界的眼光上抹上一層陰影。那些愛情受傷的自然心里對于愛情也就有了陰影。
不是不肯忘懷,只是因為經歷過而留下的那些痕跡,再怎么擦拭也無法抹去。但唯一能做的就是善待自己,用心對待接下來的每一天。
現實中,由于男性與女性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于是導致受傷的女性是占了多數。我并不是說在歧視女性,也不會同情那些因為過度受過傷害而自甘墮落的人。
這世上不公平的待遇很多,有的人咬牙挺過去了,使他/她成為了一個更加優秀的人;有人放棄了,自甘成為弱者,繼續讓受過的傷折磨自己,那些想幫助他的人又有什么辦法呢?求救者唯有自救才能擺脫這一切。
我有一個好朋友,曾經他有一個男朋友,但是后來那個男的喜歡上了另外一個人,姑娘一開始很傷心,也曾試圖過挽回那段戀情,但是努力過后卻發現曾經的愛情那也只是曾經了。于是她果斷放手,重新開始坐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好。
很長的一段時間后,他迎來了一個她愛的并且真心對她好的人,兩個人到如今已經經歷過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甜蜜的愛情不知羨煞多少旁人。
我們很多在愛情路上受過傷的人千萬記得不要緊閉你的心,當你重新用一個陽光的態度對待這個世界的時候,你也許就會像我的那個朋友一樣,找到屬于你的愛情。
就是因為有了太多的人將自己的心緊閉,因為受過的傷就不再相信愛情,不再相信世界。這到底是在懲罰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懲罰世界,還是在懲罰者你自己?為什么要用哪些渣人犯的錯來持續傷害你本該美好的生活?
再次我只是希望那些受過傷的人們,因為某些黑暗而放棄光明的人,放過你自己,讓你可以有一個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的機會。
陽光照耀下,有光明,就有陰影,當你一直站在緊閉房門的屋子里的是時候,殊不知,當你推開門,陽光將照耀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