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境界的提升,靠大量的讀書。
吳曉波先生講過他大學在圖書館讀書的事情。他說在他大學的時候,一排一排的讀書,從一樓一直讀到了閣樓。于是他有了思想。通過大學四年的閱讀,從一樓到頂樓,這些書籍奠定了他思想的基石,也是他后來做財經作家的基礎。
我有一個朋友,別人都說他有其氣質,文質彬彬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閱讀積累。他很讓我佩服得就是,一本像磚頭一樣厚的書,他都能一頁一頁讀,還做筆記。所以他的氣質確實與眾不同。我想如果他再讀十年,一定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
任何事情,都是一個不斷的積累過程。從量變到質變。
《雪中悍刀行》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里面有一個閣樓,叫聽濤閣,據說全天下的所有經典武學,都珍藏在這座閣樓里。有一個武學青年,立志成為天下第一,就從這座閣樓開始登頂,一本一本學習,一層一層攀登,后來待其出閣樓時,武功境界上已經是此上無人,此下眾生了。
讀書如此,武功如此,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如此。莫不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專研,學習,實踐而有所得。
古人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任何事情,都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蛻變,從痛苦學習到終有所得的過程。
比如,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甚至在失敗幾次后,總結提升中獲得的;思想不是一日千里的,是在不斷閱讀,不斷思考,還要在不斷應用中獲得的。《大學》中說了三綱八目,說的就是境界提升的過程: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循環往復以至于無窮。
男人的魅力,源于他的精神高度
現在社會,男人們壓力都很大,急吼吼的拼命追求物質,感覺都不太注意精神追求了。我一直很鄙視長得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膩男人,典型的表現就是大肚子,空腦袋,肥頭大耳,很俗氣。這也許是我的偏見。于是,當我到了30歲年關,也開始大肚子的時候,我就加倍的鄙視我自己。我想,我但凡有點精神追求,也應該保持自律,積極鍛煉,保持身材不走樣。
我總是為自己的精神貧瘠而煩惱,為自己每天沒什么進步而焦慮。這些煩惱和焦慮,比我的老婆還要親密,總是如影隨形。我心目中的男人,應該是像陳道明那樣的,儀表堂堂,儒雅非常,風度翩翩,那是在書法在文化中陶冶出來的。我覺得一個有思想的男人,都應該是那樣的。
我覺得我跟陳道明差距有點大,就像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還要來個2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