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尋
1、
室友A姑娘戀愛了,對我們來說這可是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啊,誰能想到A姑娘在大三末還能走一把桃花運,真是羨煞旁人。秉承著八卦的好奇心,室友們別提有多激動,一會兒會問男方是誰,兩人怎么認識的,一會又問她是怎么答應對方的。不問個底朝天,我們那幾個姑娘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我心里嘀咕著,天哪,這太可怕了,簡直是在查戶口啊。不過,你千萬別小瞧女人對戀愛的敏感力和洞察力,但凡抓到一點蛛絲馬跡,她總能順此揪出背后二三事來,偵查能力堪比福爾摩斯。有時候我在想,要能把這心思用在辦案上,中國就不會有那么多犯罪者逍遙法外了。
然而,然而,我們還沒開心幾天呢,A姑娘就喪著個臉跑來跟我說,她想分手。我當時的內心活動是:喵了個咪,你們的愛情竟走然不過一個春天。我以為她跟我開玩笑,誰知她竟然哭了。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按我的性格來說,我不是個愛管閑事的人,但作為同窗三年的室友兼好友,我覺得我應該好好問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幫她想想辦法。以我對A姑娘的了解,她絕對不是個玩弄別人感情的人。
在她回復我一長串的問題后,我才知道,原來A姑娘和她男友曾是高中同學,男方暗戀她五年,大學不在同一所學校。彼此是在一次同學會后,開始見面的,家境相當,條件都不錯,用世俗意義上的話說可以算得上是門當戶對。
我問她之前挺好的,為什么現在想著分手。A姑娘告訴我,她跟他在一起完全沒有戀愛的感覺,也享受不到戀愛該有的那種甜蜜,每次看到他的信息,就覺得害怕,因為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常常感到尷尬,說話不在一個點上。
我問A姑娘,你喜歡他嗎?她說不知道,腦子很亂。她說當初同意男方的告白,其實是想給男方五年的暗戀一個交代,也給彼此一個機會。交往后才發現對方并不是她想要的那個人,因為不想再造成更大的傷害和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她才想盡快分手。
2、
戀愛中的事,往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其實,A姑娘從來就沒有喜歡過男方,在沒交往前,男方只是A姑娘很聊得來的男閨蜜,由于交往后,A姑娘并沒有意識到要去轉變自己的心態,潛意識中其實還是把對方當朋友而不是與之有更親密關系的男朋友,所以在日常的相處模式中仍是朋友間的方式和感覺。
而男方是一直暗戀她的人,直白點說也就是男方的情感一直是不單純的,他早早就蓄勢待發準備進入戀愛的狀態,當A姑娘同意的時候,男方就已經完成了心態上的轉變,而當兩種模式不能相容的時候,就肯定會出現一方感到不適卻又說不上來到底是什么的狀態。
簡而言之,就是我還是把你當作朋友,而你已把我當戀人。我只是在完成著女朋友應盡的責任,而這一切行為的出發點是基于責任,不是喜歡。
喜歡一個人是會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
對于這段戀愛,我所持的態度是分手,既然不愛,何必拖拖拉拉互相傷害。我說,如果你是喜歡他的,我是如何也不會提出分手的建議的。感情中若是其它小摩擦,都可以商量,畢竟還很年輕,有的是時間去慢慢磨合。
但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愛,你不愛,一切都是傷害。
那天晚上,A姑娘是哭著回來的,這種難過的情緒我無法替她分擔的,我說了一句話,時間會讓一切都過去,熬過去就好了。A姑娘說,說了之后,心里沒那么大的負擔了,只是覺得很對不起他。
我試著安慰她,你不要覺得有負罪感,你解救了自己也解救了他。五年的暗戀也該終結了,我希望你不要心軟再給對方希望,現在無情好過將來痛苦。這陣子過去,他想明白就好了。
其中,A姑娘提到一個問題,她說:我好像天生不適合談戀愛。
可是,誰天生就適合談戀愛呢?沒有誰天生就會的吧,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愛情的人,不都是在愛情這條道路上尋尋覓覓,跌跌撞撞嗎?
3、
關于暗戀這件事,我曾經也和閨蜜H小姐討論過,該不該向你暗戀的人表白?
起初,我們也是分析各種利弊。
一:如果你表白,但對象不接受你,你們可能連朋友也做不成,但起碼有了答案,心里可以解脫;二:如果你沒表白,還能繼續維持著朋友關系,但可能會終身遺憾,甚至影響著你后來的家庭幸福。
我跟H小姐當時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喜歡就去表白,我們是抱著人生能夠盡量少些遺憾的想法才做出這樣的選擇。
但是你問從前的我,我會選擇把這段感情埋葬心底。為什么?因為我太自卑了,我覺得自己什么都不夠好,所以也不配得到別人的愛。
我們總是期待著自己足夠好,期盼著能夠擁有與之相匹配的優秀,卻忘了愛情也不盡然與這一切相關。
Z小姐從高中時候起暗戀班上一男生,默默喜歡了四年,一直借以朋友的身份保持常常聯系。在她大二那年,男生在朋友圈曬出了女友的照片,宣布自己戀愛了。Z小姐當時不可置信,覺得世界都崩塌了,默默喜歡的男生竟一聲不吭地有了女朋友。那段日子,只要一想起那個男生,Z小姐的眼淚就吧嗒吧嗒地滴下來,人一下被抽空了,沒了精氣神。
我看過那女生的照片,對女生的情況也略有些了解。客觀來說,Z小姐的條件是在她之上的。可是愛情并沒有臨幸她啊。
通過這個事情來看,愛情并不是靠物質或外在條件決定的。這里說的是愛情,不是婚姻,不是婚姻,不是婚姻,婚姻要另當別論。
愛情往往不會考慮那么多客觀因素,我只能說眼緣很重要,磁場合不合也很重要,但也不能完全否認客觀外在條件。
4、
再來講一個故事吧。
我的閨蜜H小姐,大一的時候就談戀愛了,對象是高中同學。高考后,男生沒繼續上學了,去了深圳打工,H小姐則去了外地上大學。大一那年,H小姐接受了男生的告白,他們在一起了。看得出來,他們很甜蜜,有時候H小姐會莫名地笑,但問她笑什么,她也說不上來。
剛開始,我不知道H小姐有男朋友。事實證明女人的第六感真的很強,H小姐那些細微的變化我看在眼里,有一天問她,她才全盤托出。果然,愛情中女人應該有的樣子是H小姐這樣的,而不是A小姐那種狀態。
他們感情很穩定,屬于細水長流型的。H小姐去深圳見過男生父母,男生父母也同意了兩人的交往。問題是H小姐的父母卻一直不知道對方的存在,為此兩人常常因為這個問題鬧得不愉快。
H小姐告訴我,她不是沒有和她媽提過,可是一說起男方是他,他媽就堅決不同意,甚至發話,如果不分手,他媽就要把這件事告訴她爸和外婆。
H小姐一聽就急哭了,再也不敢提。H小姐也試著把她父母不同意的原因告訴他,男生當然很氣憤,不能理解。他說:我現在沒能力,不代表以后也沒能力,不要一下子就把人看扁。H小姐當然也理解,最難受的那個人是她,她夾在中間備受煎熬。
我理解H小姐母親的想法,也理解她男友的氣憤。其實,關于莫欺少年窮這個話題,已經不是個新鮮的詞了,然而卻一再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面臨到的問題,然而這是無法規避掉的,并且以后也不會消失。當貧富差距、社會階層出現的那一刻起,這個問題就將會伴隨人類社會發展一輩子。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人類是無法真正實現共產主義的。
5、
出于任何一個母親對子女的愛,我們都能夠理解父母的一切行為都是為子女的幸福著想。父母通常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你要嫁給什么樣的人或娶什么樣的人。從父母的角度出發,他們并沒有錯,他們只想你未來少受點苦。這里,且不討論父母的格局大小,他們的決定對錯。對于這份愛,我們都應該是感恩的。
在婚姻戀愛的大事上,你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未來的人生是要自己走的,你的眼界要比父母長遠一點,如果你覺得對方是你要找的那個人,符合你的標準,至少給彼此一個機會,但也請你記住:凡事都有試錯的可能。
大多數女人跟男人分手,是因為在他身上看不到未來,而不是窮。女人是愿意跟男人同甘共苦的,卻不愿意一輩子忍受貧窮。
如果你知道“貧賤夫妻百事哀”的話。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