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周周日? 晴
周日,一個人在家,自由自在。
很久沒有過這樣子的生活了。屋子里除了自己的呼吸就是自己的想象。
早就計劃這么美好的周末要好好享受,獨自一個人呆著。因此,推了同事的燒烤聚餐約,推了和同學見學姐的約。難得的安靜,讓我奢侈一下。
外面的太陽一看就是熱辣辣的,那些游山玩水的伙伴們,曬照片的同時也在曬太陽。
而我想享受這陰涼。
昨晚很早上床睡覺,九點半的樣子就熄燈了。因為白天有睡兩個小時,總是半睡半醒地。到天亮之前,調好的鬧鐘完全沒有作用,我沉沉地睡到七點半才醒來。趁孩子們不在家,調整自己的作息第一天宣告失敗。
忙亂之后回歸。
七點半,一邊洗漱一邊電話姐姐買菜的時候順便幫我買下周的菜,一斤牛肉,一斤豬肉,一根胡蘿卜,一個土豆,我晚上過去取。就算一個人在家,也有想要好好的做飯的決心。
早餐依舊是溫暖的八寶粥。上午把洗手間和臥室仔仔細細地收拾,整理,清潔。一邊煲了綠豆稀,備著中午喝。
一個人收拾,花了四個小時才清潔整理好洗手間和臥室。刷馬桶的時候,流過腦海的一個詞是“恭敬”。在公司,我們會對上級恭敬,會對同事恭敬。對于每天為我們排便的馬桶我們也需要恭敬地洗刷它,讓它保持干凈亮白。
欲望最容易讓我們迷失或自卑。
一碗一瓢,都值得我們仔細擦拭。身居何處心應該就在何處。這就是生活的含義。
大學畢業后,在內地獨自租房子生活。那時候工作清閑,每天大把時間生活。早上上班前,我會去菜市場買豆腐或綠豆,配一點肉,學著做一點咸鴨蛋。周末會把屋子翻個底朝天,整理清潔。有時間了,就看小說看得天昏地暗。從不會覺得孤單或無聊。
那個時候,擁有的東西應該很少,但似乎也不覺得缺什么,會因為大學宿舍的朋友從很遠的地方寄過來的毛線衣而感動,會每天仔細地記賬,把錢省下來給家里,也會不時地和高中同學聚聚。日子有序而有趣。
不知不覺,一晃而過。
再次有這種生活的感覺是最近一兩年。
這之前,好像很忙碌。忙著加班,忙著生娃,忙著陪娃去各自輔導班,忙著追電視劇,忙著各種事情塞滿周末。各種忙,填塞著內心的空無。
漸漸地,終于覺得厭倦。
生活的本來意義應該就是刷碗,刷馬桶,不是嗎?生活的本來面貌,是孤獨的。無論是否在人群中,生活,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
周末,我喜歡一個人這樣安靜地呆著。把家務一點一點地做好,一切都有條不紊,慢慢地進行,不用著急。不需要太多活動填充,就好比不需要太多衣服和物品一樣。
做家務的過程,更能察覺到自己需要什么。是那些永遠不會帶來共鳴的閑聊?還是手指機械地翻閱一些自己也根本不知道說了什么的文字?
窗簾依舊把熱浪堵在外面,陽光透過縫隙撒進來。我的一個人的家務時光,靜謐豐富。
下午,是喝茶讀書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