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續看了一個禮拜,才粗略地把桐華的《大漠謠》看完,合上書的最后一頁,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有歡喜,也有悲傷。歡喜的是,金玉終于能和霍去病還有他們的孩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悲傷則來自九爺,九爺最后選擇犧牲自己來成全玉兒和霍去病。
這是我第一次看桐華的小說,不過第一次看就被吸引了。文筆簡潔流暢,故事情節曲折動人,感情真摯。讀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好像我穿越到了漢朝,就站在那些人物身邊,跟著他們悲悲喜喜。
這是一部言情小說。故事以漢武帝時期衛、李兩大勢力為代表的政治爭斗和漢朝與匈奴的戰爭為背景,寫的就是金玉(玉謹)、霍去病、九爺(孟西漠)三個人的感情糾葛。
書的上半部寫的是金玉喜歡九爺,九爺其實也喜歡金玉,但他不肯接受。而霍去病一直喜歡金玉,從未放棄。
大概她對九爺的喜歡,從她在月牙泉邊第一次見到他就開始了。雖然她自己那時并不確定這就是喜歡,但第一印象絕對為后來追求九爺加分不少。初見時的九爺是這樣的:“眉目清朗如靜川明波,身姿俊雅若芝蘭玉樹。”“他只是靜靜坐著,我已覺得仿佛看到朗月出天山,春風過漠北。”
在長安城第二次見他:“不管是在大漠,還是在長安城,但凡他在,再平凡的景致,也會因他就自成一道風景,讓人一見難忘。”對九爺的印象好的不得了哦!隱隱透出喜歡。
此后,她為他相思,為他心痛,為他在絹帕上記錄心情,為他悉心種植“鴛鴦藤”……她對他的愛,不只是因為他的絕世風姿,還因為他帶給她的那種家與親情一般的溫暖感覺。“竹館內九爺獨自一人正在燈下看書,暈黃的燭光映得他的身上帶著一層暖意。我的眼眶突然有些酸,以前在外面瘋鬧得晚了時,阿爹也會坐在燈下一面看書,一面等我。一盞燈,一個人,卻就是溫暖。”
可九爺的性格不像霍去病那樣,九爺的愛含蓄內斂不自信,甚至不自私,更不勇敢直白。他始終沒能接受金玉,終于令金玉心如死灰,遠走大漠。九爺看到金玉留給他的那些昔日記錄心情的絹帕,才決定和金玉在一起。然而命運弄人,金玉已經愛上了霍去病。這次輪到九爺追求金玉了。
書的后半部講的是金玉和霍去病的愛情。霍去病的愛帶著霸道和自私,不過也許這就是他終于得到金玉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金玉反感他這種自私。金玉去大漠的途中,在隴西一家客棧,霍去病強行將她搶回去,并切斷了九爺尋找金玉的線索。她也是這時候在和霍去病的接觸中慢慢愛上他的。試想一下,如果金玉先被九爺找到,又會是什么結局呢?
金玉對霍去病的愛也是很真摯的,這點毋庸置疑。不過她和霍去病有個共同點,這一點不太容易被發現,那就是對愛的自私。她若沒私心,就會勸霍去病娶公主,而自己離開了。但她在即使得不到名分,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仍然對霍去病不離不棄。這也是真愛的一種體現。
其實,她想要的愛也很簡單,無非就是“愿得一人心,白頭不相離”。就算會居無定所,身在漂泊,恐怕也無所謂。她說:“有去病在的地方就是家。”讀來感人至深。
故事的最后,九爺終于對金玉放手了,并且他用讓霍去病假死的方法騙過朝廷,不惜犧牲自己,成全了金玉和霍去病的愛情。當然,小說不同于歷史,歷史上的霍去病死于二十四歲(虛歲),而這部小說中的霍去病最后和金玉歸隱大漠了。
九爺在留給霍去病夫婦的信中說“相見無期”,也許并非真的無期,也許真的還有相見可能。可是相見了又能怎么樣呢?錯過了就永遠錯過了。但我總覺得九爺在自己身上試的那些毒,不僅是廢掉了他的雙腿,還很可能會危及性命。不忍心去想了,只希望他醫術足夠高明。作者對他真的有些殘忍啊。
九爺的愛和霍去病的愛都一樣真,是沒法比較的。但愛的方式不同,結局也就不同。若比可憐,九爺無疑是最讓人心疼的,他天生殘疾,又眼睜睜看著心愛的人跟了霍去病卻無能為力。但想到金玉會過得很幸福,大概也是他最大的幸福吧!“縱是情深,奈何緣淺,但……不悔……相思。”他是無悔也無怨的。
可話又說回來,雖然心疼九爺,可我還是更喜歡霍去病。在兩份同樣的真心面前,我并沒看重過程,也不太注重霍去病和九爺的性格,我注重的是最后的結局。一開始我還不太看好金玉和霍去病的結局,畢竟他倆身份上有云泥之別。后來霍去病假死,舍棄一切與金玉和他們的孩子歸隱大漠,我才更喜歡霍去病。這里需要強調一點,我只是把他作為言情小說主角來看,與歷史無關。
《大漠謠》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言情小說。也許每個人的感受都不同,但只有真正讀過這部書的人才有深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