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老師教給學生的投資觀念,投資的剛需是避險,很好的認知。
仔細想一想,這和很多投資大師的理念以及經驗都是一致的。差別在剛需這個字眼上。
對投資大師來說,盡量減少風險是常識性的問題,但到了普通人的腦子里面卻是一個需要升級認知才能明白的道理。所以,對普通人來說,剛需是認知的轉變,并且由認知轉變?yōu)橛行У耐顿Y行為。
這幾年接觸股市,犯了不少錯誤,有時候竟然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在股市”的狀態(tài)需求或者交易沖動,而隨意進場。股票投資是什么,在我腦海里從來沒有清晰過。
要說避險,還要先說說資本和價格。用借來的錢做投資風險很高,這個資金在投資周期內隨時有被抽走的可能,因為要還錢。這只是其一,更考驗人心的是,使用這種錢做投資,往往會誘使當事人追求更高的收益,因為借貸的錢有利息。所以我認為資本應該是長時間不需要因為任何原因被挪動的那部分錢,經得起一個或多個投資周期的考驗。使用這種資金做投資也能讓自己的心理賬本有安全感。
交易價格是一個很難準確預測的東西。找到一個相對低或者相對高的價格,就相對容易。但這個相對容易是有時間跨度的,沒有良好投資心智的人,容易在市場的周期振蕩中迷失,交易的時候也沒有原則和章法,導致頻繁交易甚至高買低賣。
最后說說避險。這個險內外都有,外部的大風險是躲不掉的,比如黑天鵝。普通投資者更多應關注內在的險,包括恐懼與貪婪,沒有原則和投資耐性等。如果把投資目的定為保住本金,說不定還可以取得不錯的收益。如果把股市投資當成是一種認知實驗,說不定未來可以成為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