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聽過很多道理,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坦白說,我從來沒有崇拜過韓寒,但出于顏值考慮,我也不怎么討厭他。但是我不喜歡他類似于以上的腔調。其實韓寒算是成功人士,也許是我膚淺,我更希望他作為年輕人可以更多地喚醒人們的積極意識,傳授他自己的成功經驗,但是往往他做的更多的是把這個社會的負面揭露出來,或者撒一些毒雞湯。我不能說他做的不對說得不好,只是我的個性我讓我本能的在這些話語面前想要撩起袖子辯論一番。
其實關于這句話反面的解讀已經有太多很好的先例了,我就不獻丑了。其中一個就是,你聽了道理,但是沒有行動力,肯定是不夠的。畢竟這個社會不會因為你“懂得”很多道理,就給你所有你想要的東西。你只有把你懂的道理變成行動,最后產出了價值,才可能變成實際的成果。當然,也并不是有了成就,就算過好了這一生,過好這一生,本來就是一個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東西。
一個人勤勤懇懇幾十年,最后得了癌癥英年早逝算不算過好這一生?
一個人成就顯赫但處理不好家庭關系,最后分崩離析,算不算過好這一生?
看來,關于過好這一生的概念就要好好地縷清楚,究竟怎么樣才算過好了這一生?
如今很流行的一個詞叫做平衡,什么是幸福?平衡了才是幸福。有研究稱,人際關系越好的人,幸福指數越高,甚至健康程度越好。而不是我們以為的越成功財富越多,但是,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就不要追求夢想了?經營好人際關系就行了?顯然不是。所謂平衡,就是事業、健康、精神、娛樂等等樣樣都好,這才構成了一個幸福的生活,你才感到心滿意足,而任何一種追求的滿足都不可能停留于聽聽道理即可。
誰都知道抽煙不好,但是仍然戒不掉,這不是道理的錯,是你沒有做到。
誰都知道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道理沒錯,是你沒有做到。
誰都知道精神的豐富可能需要不斷學習、看書,道理沒錯,是你沒有做到。
。。。。。。
等等等,看來,道理我們都懂,可是有人做到了,過好了這一生,有人沒做到,沒過好,顯然不是道理的錯,也不是你理解能力有問題,而只是,別人做到了你沒做到。當你還在思考道理的時候,別人已經去用行動來驗證道理的正確性了。
甚至在他們的親自實踐中,去內化道理,去豐富那個道理,甚至創造更多的道理。而你,只是停留于一個學生的狀態,把道理背背,生活又不是考試,能默寫就給你一百分。生活是個實驗室,需要你把所有的認同的道理試驗出來,不去做,只是懂得,那又有什么用?你的價值取決于你貢獻了多少,親,你懂了,可是,沒有產生價值,和沒懂那就是一樣一樣的。
倘若你說,你不在乎,我就做個想想就好的人,那就別怪道理,沒讓你過好這一生。道理從來沒說,你只要聽聽就好的。下一次,明白一個什么道理,就去行動看看,看看能不能讓你更好的度過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