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新時代的征程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不僅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保障,更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近期,深入學習和廣泛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簡稱“千萬工程”)的寶貴經驗,成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健全長效機制的重要抓手,為廣袤農村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千萬工程”作為浙江鄉村振興的先行探索,其成功經驗在于精準施策、因地制宜,以及持之以恒的推進力度。它不僅僅是一場環境革命,更是一次深刻的發展理念和實踐模式的變革,展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如今,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一成功經驗深度融入到全國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之中,讓“千萬工程”的經驗之花,在全國各地的田野鄉間絢麗綻放。
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確保這一戰略部署落地生根的關鍵。這要求我們各級黨組織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把“三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廣泛的力量,推動鄉村振興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同時,要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激發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全黨全社會關心支持鄉村振興的良好氛圍。
推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走深走實,關鍵在于創新與實踐。各地需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轉化“千萬工程”的成功模式,既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又注重鄉村產業的培育與升級,還要注重鄉風文明的建設與提升,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多維度、深層次推進。此外,要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確保整治成果得以鞏固,讓美麗宜居成為鄉村的新常態。
健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長效機制,還需在政策支持、資金投入、人才保障等方面下功夫。要持續優化政策環境,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鄉村建設;要建立健全人才下鄉激勵機制,鼓勵和支持各類人才投身鄉村振興偉大事業,為鄉村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和強大動力。
總之,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入學習和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健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長效機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讓我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共同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讓廣袤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