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你得不到的只有你不想要的
先說說我,14年從一個小縣城出來讀大學,除了家里帶來的一床被子,沒啥是我認識和熟悉的,高中基本也是混著過來的,啥也不知道,所以,大學成了我改頭換面的唯一選擇。而我也在兩年的摸爬滾打中成功上位,做到學生會主席和宿管會副主席。
不是說在學校混的好就能意味著什么,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在學校都混不好,普通人家的孩子在社會還能混好。在大學不管你是來自哪,考了多少分進來的,只要進來了,都是一樣的,至少在大學里大家在同一個起跑線。
只有掌握信息的人才有發言權
大學里有許多組織,類似于學生會、黨建、學工部、社團包括班級,這些組織都掌握著不同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對我們大學生活或多或少都有幫助。所以大一加入這些組織對你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大一剛進學校,我就競選了班上的學委,加入了學生會,進了黨建,和學校廣播臺,學委是最能跟老師打好關系,最能掌握信息的人,學生會更是管著大大小小的事,黨建為了入黨,廣播臺能認識更多的人。畢竟,廣撒網,多撈魚。但是,會非常忙,慢慢你也會做出選擇,哪個組織你更喜歡,退出不要覺得可惜,學到東西才是關鍵,我大一就退了廣播臺,因為不喜歡,也因為太累了。人的精力只有這么多,選擇了一個勢必就要放棄另一個。
大一是充滿機遇和無線可能的一年,這個時候是決定你未來四年方向的,大一渾渾噩噩,不知道干什么,以后更不知道干什么,我身邊有些大一覺得要玩兒,結果現在大三不想玩兒了,卻不知道能做什么了。所以大一一定要進一個組織,不管是哪個都會對你日后有很大幫助。
跟老師的關系很重要
大學跟高中老師不一樣,高中老師給你的無非是教你更多知識,而大學老師不僅能教你東西,而且他們會有很多資源,你的成績能不能過,你能不能評獎評優,你能不能入黨都是他們說了算。沒事多往辦公室跑跑,多幫老師做點事,老師能記住你,自然就會想的起你,甚至以后畢業答辯也能過的更輕松一點兒。
要有禮貌,裝也得裝著
禮貌很重要,尤其是大學,大學就是個小社會,人情世故深似海,見人就喊,見面就打招呼,不止是老師,還有學長學姐,在大學,除了老師,決定能否給你機會的就是你的學長學姐,嘴甜會來事的最吃的開。很多人剛進學校會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在學長學姐眼里就是沒禮貌,尤其是你部門的部長,主席,一定要有禮貌。就想我們每個人都喜歡別人主動給我們打招呼一樣。
考60分就想畢業,想多了
很多人形容大學是“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其實都是瞎扯淡,60分意味你不用多交十幾塊錢補考費,同時也意味著你也跟獎學金無緣。
大學生手冊里有一項是大學要修夠一定的學分和績點才能畢業,而這個學分和績點絕對不是你看60分就能達到的。你考的分數跟你得到的學分和績點成正比,只有考的成績越高,畢業才更容易。我們班總考第一的那個大神,每次考完,都要感嘆一句,感覺自己只要正常考試就能輕松達標,這種想打死她的極至體驗簡直完美。
別在乎別人的眼光,其實真沒人看你
大學大家都很忙,忙著談戀愛,忙著打游戲,忙著聚會喝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根本沒功夫管你在干嘛。當別人都開始注意你的時候往往是你已經站在某種高度以后才會被人看到。而你所做的就是如何去站到那讓別人說。大一是我都認識誰,現在是誰都認識我。
大一充滿希望,大二開始膨脹,大三有點迷茫,我不想讓大家都成為心機boy、心機girl,而是告訴大家,大學其實水沒有那么深,因為它都是套路
我住隔壁,
我姓王,
我是隔壁王二胖,
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