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泛濫的今天,多數人都知道原生家庭環境的重要性,即我們每個人現在的性格特征都是在我們父母的影響下形成的,基本上,我們都帶有根植到骨子里的原生家庭印記!
那么,我們將如何打破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藩籬呢?
絕大多數文章都只談到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影響,以及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絕大多數讀者都控訴過自己對父母的憤恨!
少數文章零星的談到過個人的處置方法!
我將在本文中,系統的談及打破原生家庭帶給自己藩籬的方法。
首先,意識!
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需要打破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藩籬,那么,我們每個人身上,哪些是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藩籬呢?我們要打破身上哪些藩籬?
所以,其次是找到我們身上的藩籬!我將簡要的舉兩個藩籬的例子,并講述解決方法;隨后將提供找到自己身上藩籬的方法。
不自信!
我們都認識到自信是性格組成中,最為閃耀的一個點。缺少了自信,就像整個人沒有了脊梁,從此蹉跎與這個世界。
如果我們從小生活在缺少鼓勵和贊美的環境中,不論我們做出多么出色的事情(在當時的自己看來),當我們跑向自己的父母,想將自己的喜悅分享給他們,并希冀得到認同和夸獎,而實際上,他們卻揮揮手,讓我們別打擾他們,或者是,他們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小孩子做的事情,完全瞧不上小孩子做的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我們,若無后天的自我蛻變,毫無疑問,我們在與他人的交往過程中,整個人將人云欲云,毫無自主意識,怯于承擔重要的任務,怯于表達自己的意見!人不是一開始就能將從沒做過的事情做到較高的水平的,而是在一次次的實踐中,不斷積攢經驗,改進不足,最終才將事情做到較高的水平;若我們是不自信的,那么我們將在生活中一次次失去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
那么,我們如何進行自我蛻變呢?
勇于嘗試!勇于嘗試!勇于嘗試!
從小事做起,并圓滿完成!并在每天睡覺前花十分鐘,記錄下每天成功的五件事情!在遇到比較困難的事情,并且自己信心不足時,打開自己的成功日記,給自己打氣,而后勇于嘗試,并且在做事時認真踏實!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寵兒,在開始做事情的時候,別人和我們的差距在于誰能堅持并且認真的把事情做完!簡而言之,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堅持!
懦弱,是不自信的孿生兄弟,做到了自信,也基本具備了勇敢的特質。
自我為中心!
我們經常聽到社會對我們90后的評價,這是一代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隨著延伸而來的含義是批評我們自私,枉顧他人感受。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在原生家庭中都是公主或者王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在日常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生活中是,有求必應;與人相處是,“我家就我一個,所以我是老大”。
當幾個自我為中心的在一起時,基本就是天雷遇上地火了,互相看不順眼!在日常生活中,也沒多少人愿意與自我為中心的人相處。
解決方法是,在日常相處的過程中,學會換位思考,多考慮考慮身邊的人,假如,我是他們,他們是我;如果,我受到他們如此的對待,我會好受嗎?
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個體,互相之間需要的尊重,而不是予取予求,宛如你天生是我們的追債人一般!
如何確信哪些是我們身上的藩籬呢?
對比!對比!對比!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平時做個有心人,觀察身邊你喜歡接觸的人,或者是身邊出類拔萃的人,他們日常說話的方式,他們與人相處時的言行,學會琢磨他們言行帶給別人的感覺是什么,學會他們處理某些棘手事情的方式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是,觀察你所不喜歡的人,或者是多數人都不喜的人,深入思考他的哪些言行是有所缺失的,以便驚醒自己。
正如文中說道,找到藩籬之后,可以向著身邊的人學習如何去做,才是穩妥的做法;也可以我們所信賴的有見識的長輩,讓他們來客觀的評判自己;還可以自己讀書,本文所涉及的內容,我推薦吉布森的《不成熟的父母》這本書。
最后,友情提示,某些性格特質是有我無他,有他無我。比如:圓滑的人,不可能也是耿直的人!所以,耿直的人不必奢求自己變得圓滑,圓滑的人也不必向往耿直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