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活法。
世間萬物,蕓蕓眾生,每個人都對人生有獨到的見解,可無論世界怎么改變,無論人與人的差距有多大,能將自己的生活過好,才是最好的人生。
是啊,人生是自己的,沒有人能替你負重前行。
所有人生中的經歷都是為了成就你、磨練你,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的。
別讓內心裝得太滿,該清空的時候清空,該放松的時候放松。
不要活在別人的眼里,也別活在自己的情緒里。
沉溺只會讓你頹廢,豁達才能帶你走向遠方。
01 別被他人的眼光左右你的生活
這兩天看了一個博主的視頻,被深深感動了。
博主是一個陽光有活力的男孩子,可是他從小就被一種叫“妥瑞癥”的疾病折磨得苦不堪言。
這種病讓他隨時會面部抽搐,發出動物的叫聲,老師以為他是故意的,就這樣,博主從小沒少挨老師的罵和同學們的嘲笑。
因為自己的這個病,博主拍攝和剪輯的時長比別人高了好幾倍,因為他需要將不自覺發病的片段剪掉,想呈現給大家最好的狀態。
因為自己的這個病,博主選擇了減少社交,能不見人就不見人。
博主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因為我站在雨里的那天,所有的傘都對我避而遠之,沒有一把傘愿意捎我,哪怕是一米也沒有。”
如今的博主,在經歷了無數個黑暗的夜晚后,選擇了無視他人的眼光,讓自己的人生在無數次的廢墟中建立起來,能夠談笑風生地對大家講述自己的病情。
人生啊,哪有那么多的完美,大多數人就算是沒有疾病的折磨,也都是不完美的,或許長相難看,或許沒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痛苦。
假如總是在意別人的眼光,無疑是給自己不完美的人生雪上加霜。
既然不完美,不如選擇接受,選擇無視他人的眼光,只做最真實的自己。
不要為了贏得他人的認同而強顏歡笑,不要為了他人的眼光而隨波逐流。
請一定記住,生活是自己的,只要我們遵紀守法,不傷害他人,我們不必成為別人眼中的風景。
世態炎涼,無需迎合;人情冷暖,不必在意。
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生活的節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能活得更加舒心自在。
02 別被自己的情緒拖累你的生活
管理情緒,是每一個成年人的必修課。
當面對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發脾氣,恨不得將心中所有的委屈和憤怒都發泄出來時,我們就會感到身體的不適,頭疼惡心胃疼。
任由壞情緒泛濫和蔓延,或許能得到一時發泄的快感,可等完全冷靜下來,會發現脾氣是發了,可事情沒有得到一點解決,可能還會帶來更壞的結果。
聽過關于達·芬奇的一個故事:
達·芬奇在畫《最后的晚餐》時,正在生某個人的氣,他越想越生氣,結果遷怒于另一個人,不僅口出惡言,還威脅對方。
發泄了一番,他繼續作畫,可無論如何畫不下去了,于是他放低姿態,到被他臭罵一頓的那個人面前道歉,請求他的原諒。
那個人很大度,原諒了達·芬奇,達·芬奇瞬間感覺內心輕松了,就全心地投入畫作中了。
情緒就像一個惡魔,會將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拖入深淵。
《莊子》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位船夫擺渡過河,遠遠看見一艘船向自己駛來,害怕船撞上來,于是他對著那艘船大聲喊叫,可船還是撞上了。
船夫被嚇了一大跳,隨即破口大罵,可是等船靠近了,他卻發現這是一艘空船,又笑了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就像是這艘空船,正因為沒有船夫的掌控,才會在河面上橫沖直撞,傷害他人。
生而為人,有情緒是本能,不被情緒牽制,能控制住情緒的滋長才是本事。
不控制情緒的話,情緒就像惡魔會逐漸吞噬掉你的人生。
余生,要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別讓自己的情緒拖累你的生活。
03 余生短暫,做一個豁達樂觀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人生路還很漫長,未來我們還會遇到很多令人煩惱的事情,有時候不是煩惱選擇了人,而是人主動選擇了煩惱。
生活,本來就是由無數個昨天、今天和明天組成的,把昨日的悲傷與榮譽一起拋棄,腳踏實地地過好每一個當下,才能迎來最好的生活。
最好的人生,就是不給自己設限,不因別人的眼光而自卑,因為你不在意,別人就傷不了你。
不被自己的情緒所累,能放下過往的一切,將往事清零,大步向前。
莊子曾面對悠悠天地感慨: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余生短暫,不要活在別人的眼里,也別活在自己的情緒里。
努力做一個豁達樂觀的人,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遵從自己的內心,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