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了最近一期《奇葩說》,你會不會選擇做單親媽媽?這是一個在要和不要之間的選擇,一個主觀選擇性的議題,而不是被迫去承受這樣的一個結果的議題。顯然奇葩說里有些辯手跑偏了方向,但卻引申了我想說的兩個話題-----不得已而成為的單親媽媽和單親家庭的孩子。
? ? ? 單親媽媽,太多人聽到這個詞與生俱來的會對單親家庭成長的小孩有些心疼或是有點排斥。恰好最近也看了《中國式相親》,節目里面對單親孩子,家長們展現著兩種非常截然不同的態度,有一期是女嘉賓的父母面對單親家庭的男嘉賓的時候,一聽男嘉賓是單親家庭,父母們一開始都笑盈盈的臉一下綠到了天際;不同的是有一期:男嘉賓的父母面對單親家庭的女嘉賓時卻展現了極大的包容和極大的關懷,說以后會把女嘉賓當成自己的女兒好好呵護。如此多這樣的現實存在,然而我的身邊同樣有很多人會覺得單親的小孩性格會有一定程度上的缺失。然而,我想說,也有很多像我一樣有著完整家庭結構的大家,難道我們性格上就是健全的嗎?如果不健全,那又該拿什么問責?都說單親家庭得不到完整的愛,那什么樣的愛才叫完整?完整的愛又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如果家庭結構完整的孩子獲得的是完整的愛,那為何這樣存在家庭孩子還是有著N多性格問題?
? ? ?最近我的朋友正好面臨這樣的處境,朋友的父母介意對方是單親家庭,堅決反對,逼迫朋友立馬分手。對單親家庭全然的偏見一棒子打死單親家庭的孩子。我固然理解父母希望自己寵了多年的寶貝,婚后生活可以輕松幸福。但我卻不能認同對單親家庭的偏見,如果是對單親家庭帶有先天偏見的在我看來是這才是一個讓人介意的家庭觀。很多父母也會暴露對單親家庭另一個擔心點:生活的不易。這個問題并不是只有單親家庭才會有的,無論單親或不單親,這是每個父母都需要承擔的重任。我在想,如果因為這些父母反對但最終他們還是結婚了,最大的害處便是給足了自己的子女不尊重別人的底氣。這也會帶給自己的子女錯誤的引導,如果婚后生活稍有不如意,便會覺得自己憋屈:當初不嫌棄你窮,也不在意你的家庭,然而你怎么還好意思跟我吵架鬧脾氣。這樣的無形的引導無疑給了自己的子女對別人趾高氣昂的底氣,同時這也是給自己的子女指了一條快速毀滅幸福的路。一個人的成長固然和環境有關,但相同的環境也能創造非常多樣的人生。現實社會的確很浮躁,我也不否認金錢可以給生活帶來更多的豐腴,但如果對財力太過執著,也未免過于狹隘了些。單親孩子是單親家庭的事實存在,但孩子卻也是他們自己本身。試想,如果你是一個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境遇,你又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心態?你會繼續帶有偏見嗎?
? ? ? 我相信每一個走進婚姻的男女都是帶著與對方白頭偕老的虔誠去的,但是生活總會猝不及防的帶給我們太多的無奈,很多媽媽不得已選擇或者被迫成為單親媽媽。如果說每天讓孩子在一個惡性爭吵打鬧的家庭環境長大,這樣的家庭,不要也罷吧。一個結構完整的家庭,但卻是極其不和睦的,如果這樣的家庭拿來跟一個充滿愛和正能量的單親家庭比較,我更相信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是更快樂的。
? ? ? 孩子的世界其實很簡單,他們希望的是父母彼此相親相愛,一家其樂融融。有很多父母借由孩子在婚姻里委曲求全,我特別想赤裸裸地揭穿這樣拿孩子當幌子的父母,他們活在世俗的眼光里認為婚姻完整才足夠撐門面,然而背后的生活早已厭倦不堪。我想孩子最初面對父母的第一次爭吵固然是害怕家庭破裂,并是急切希望父母能夠和好如初的,但是這種爭吵矛盾如果是長期持久愈加激烈性的,孩子都倦了,家長你們不累嗎?被家庭環境壓抑的孩子,性格的缺失也許是從這里開始慢慢萌生的吧。小孩是先從父母身上去理解這個世界的,而這個世界本來可以很美,但在他眼里卻并不那么美。
? ? ?有很多人會低估別人做事的勇氣和決心,甚至同時也會低估了自己,低估作為每個個體在經歷欺騙和傷害之后的還能保持信任和愛的能力。那些勇敢走出婚姻的不幸的媽媽,他們這才是活出了生活的本身,不為生活將就,也不將就自己和孩子,活的更加滋潤精彩。勇于面對所謂的難堪,做一個愛自己的公主,自己就是公主。而在我的世界里,我不期待誰把我養成一個公主,但我期待身邊的愛我的人都能容著我做夢,哪怕我六十歲時,他們也仍不嫌棄讓我繼續做著我的美夢,我也全力支持著他們夢想。
? ? ? 未來某一天,我作為媽媽,我會告訴我的女兒一定要愛護好自己,同時也會告訴我的兒子一定不要傷害別人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