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看到群里面的伙伴都在探討找鑰匙的活動,大家每個人的理解其實都對我有很大的啟發,看到這其實是很有趣啊,其實這個故事,可能沒有接觸過馬歇爾的人,也許真的不知道他放到這里到底想要說明NVC和他的理念到底有什么樣的關聯,我們都只是試圖以我們自己的人生經驗,自己生活的經歷去理解他,期待他從中給我們一些啟示,這樣就好了。
本來今天是想接著讀后面的部分,可是早上在電臺聽到女兒讀的《獲贈》這首詩,一下子就被觸動到了,我們現在還在南京,女兒的身體還處于恢復階段。啊,這幾天把她放在父母那邊,突然很想念她,因為他這兩天還是有點感冒,其實蠻擔心她的,他就會,一天好幾遍的打電話視頻,打電話就不肯放下電話,很多人都知道孩子生病的時候會特別黏人,特別是會黏著媽媽。
那這樣一種感覺,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孩子和父母之間,曾經有一段時期是真的可以由衷的給予和欣然的接納的。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剛出生,還記得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和父母之間那種感覺嗎?我們真的可以欣然的接受爸爸媽媽一切的付出,而爸爸媽媽也是那么自然由衷的愿意把自己最好的東西給他。
有人說羞恥這樣的感受是后天起來的,我們可能想借由羞恥心來教育,但是也因為這樣的一種感受,讓我們放棄了我們還可以欣然的接受其他人給予的那份美好。因為女兒生病就沒有在去學校,所以在我們最近不外出的時候,就全天候的待在一起,然后她會哭會笑會賭氣會撒嬌會說各種各樣有趣的話,想一想真的是一件特別特別享受的事情。
記得在做微課的時候,我也講小時候的故事,那個時候父親帶我出去。特別是他帶我自己出去的時候,然后就問我,要不要吃冰棍烤紅薯,一再的跟我確認,想吃就告訴他一定買。那個時候我很懂事啊,不舍得亂花錢,小的時候家里的經濟不是很好。然后就會拒絕,我真的不想吃,真的不吃。現在,就真的懂得,我拒絕的也許不是那個冰棍和考紅薯,而是一顆愿意由衷愛我的心。,我也沒有給爸爸享受他看著我滿足的去吃這樣的機會,也錯過了欣然去接受愛的幸福,以至于長大后很多年我都不懂得欣然的接受愛的賜予。
說到這里有點心酸有點想哭了。讓我們回想起在我們很小很小孩子的時候,我們欣然的接納父母給予我們的那份愛的時候,我們所能體驗到的安全,所體驗到的幸福和美好。不是我們自私。我們其實在用這樣的方式去促成愛的流動享受那份愛。
所以今天繼續來讀《獲贈》些首歌的歌詞吧,好好的去感受由衷的給予與欣然的接受是怎樣的一種美好!我們學習非暴力溝通,在工作坊上可能會更多的去強調我們要由衷的給予,如果不是由衷的付出,我們會為此付出代價?,F在我更想說我們要學習如何去欣然的接受。對他人,對自己都是一個莫大領悟,讓自己安心的坦然的放松的去接受別人由衷的給予,不帶任何的內疚和羞恥,就是那樣自然的流淌。
我特別的希望在我能由衷的給予孩子的時候孩子也能學會欣然的接納,當她體會到這種美好的時候,那她就更愿意由衷的付出。我希望她知道這份愛是這樣流動起來的,沒有負擔并且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