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與他在書里相遇過一千次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陽光暖暖,心也暖暖。

? ? 當我把“我在未來等你”這本書拿出來的時候,站在一旁的女兒說,又是劉同的書。從他的《誰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向著光亮那方》,再到17年的《我在未來等你》,每一本書我都是用心在讀,用心在感悟。

? ? ? 我喜歡劉同,不僅喜歡他的真實、努力、溫暖、陽光,更喜歡他篤定向上的信念。從12年一直到17年,我追逐了他整整五年的時間。也許現實中,我和他的距離就像月球和地球那么遠,但是在書中,我又覺得像是手與書的距離那么近。相信在未來的歲月里,我也依然會像地球圍繞著太陽運轉一樣,永不停歇地追逐著他。

? ? 在學校做第一期視頻“讀書節目”時,我推薦的第一本書就是他的“我在未來等你”這本書。當時,有人問我,你為什么會喜歡看這種雞湯書?我說,這不是雞湯書,它是一本真真正正能夠助人成長和反思的書。讀過的人,相信會和我有同樣的感悟,也會記住他那句“與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燈遠行”。正因為他總能給人一種力量,一種向上的信念,所以贏得了那么多讀者的心。



1篤定向上的信念

? ? 讀他的書,總能讀到一種堅強,一種信念。

? ? 他第一次做新聞節目時被批評后,依然嘗試讓自己擠出笑臉對編輯說“對不起,我不懂規矩,我以后不會了”,因為他知道自己還要為夢想和信念堅定的走下去。

? ? 劉同曾寫到,“一條只有自己篤定相信的路,只有你一個形色匆匆的路人,不用在意他們的看法。”是的,我們無法左右別人的看法,這樣只會讓我們產生不好的情緒。就如愛比克泰德所說的,我們控制不了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名聲、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朋友、我們的老板、天氣、過去和我們都將死去的這一事實。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就是我們的信念。

? ? 曾經患過抑郁癥的哲學家朱爾斯·埃文斯說過,引發他的社交恐懼癥和抑郁癥的不是心理分析所說的受到壓抑的性本能,也不是精神病學所說的只能用藥物糾正的神經絮亂,而是信念,是一種有毒的信念和思維習慣使他痛苦,使他迷茫。這些有毒的信念才是痛苦的核心。后來他通過自我認知療法,自我省察后轉向了更加合理的信念,才逐漸走出了抑郁,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 ? 劉同在“你的孤獨,雖敗猶榮”中,曾經這樣寫道,“當你對事情絕望時,你可以放棄對他人的信任;可以放棄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可以放棄對結果的期盼,但唯獨不能放棄的是自己內心的平靜”。是的,唯有控制好自己的內心,堅守自己的信念,你才能繼續前進。



2孤獨與成長

? ? 孤獨并不可怕,它是與自己對話最好的時光。

? ? 那時候,沒有人一起乘地鐵,沒有人一起吃飯,沒有人一起睡覺。他甚至覺得一個人吃飯的時候別人都在看他,認為孤獨是可恥的。

? ? 正是這樣一份漫長的孤獨,讓他停下來面對自己,不斷反思,不斷審視自己,不斷鼓勵自己,才有了“孤獨是你的必修課”這樣的心境,認為孤獨并不可恥,認為孤獨是可恥的人才可恥。? ?

? ? 我喜歡小學時,那個被人欺負后站在橋上看著腳下花溪河發呆的少年,沒有回家找爺爺哭訴; 喜歡初中時,平躺在長江邊大石頭上,頭頂著重重白霧在軟綿綿的太陽下獨立思考的劉同,因為他獨自找到了化解煩惱的另一種方法。更喜歡長大后的劉同,在經歷了挫折、失敗、迷茫、孤獨后,依然能以積極、樂觀、努力、向上的方式告訴自己,“找一個讓自己能接受的更舒服的方式,堅持朝好的方向繼續,而不是放棄。”

? ? 在我們每個人前進的旅途中,孤獨就像我們的影子一樣,和我們為伴。最終你會發現,無論多少伴侶與你同行,你永遠都是一個人。

? ? 你要記住,當沒有人陪你一起吃飯的時候,你要像“火鍋小男孩”一樣的開心快樂。



3真誠與溫暖

? “當一個人需要光亮的時候,他是積極的;當一個人找到光亮的時候,他是無畏的;當一個人追逐光亮的時候,他是可敬的;當一個人給予別人光亮的時候,他是溫暖的。”

? ? 我想劉同不管對于讀者、親人或者朋友來說都是真誠溫暖的,一條“同哥,你對錢怎么看?”的信息,讓他赤裸裸的談了自己從童年時開始為了“掙錢”而神農嘗百草、百般折騰的經歷。我想很少有人能真誠、直白的來回答“我是怎么掙錢”類似這樣的問題吧,而他卻坦然的回答了。

? ? 在與讀者的一場見面會上,一個看似怯懦的女孩因為看到劉同的自信,終于鼓足勇氣站了起來。在講述自己的故事后,當面給劉同說了一聲“謝謝”。而他在臺上早已感動的哭泣,一是因為覺得女孩克服內心的膽怯恰恰是另一種光芒,更大的原因是他覺得自己還配不上那一聲“謝謝”。當一個人給予別人光亮的時候,他是溫暖的。我想說,他配得上的不止“謝謝”一詞,還有“光芒”和“溫暖”。

? ? 也許最暖心的是他與媽媽的故事,他說:“為了我媽,今后也要好好活著。沒有人規定親近的人是該怎樣相處的,所以我們習慣了一開始就養成的溝通方式,但“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和“正確的溝通方式”完全是兩個概念”。

? ? 從一開始和媽媽因為買衣服的爭吵,或者離家出走住酒店的固執,再到后來經過冷靜思考,他決定改變自己,經過反思之后,找到了一種與媽媽有效溝通的方式,成為了媽媽的暖心兒子。


? ? 從青春的迷茫,迷茫后的孤獨,孤獨后的成長,成長后的光亮,劉同每一次成長的終點都在閃閃發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