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靜水 ? ?圖|網絡
這幾天網絡上被一個叫范雨素的育嬰嫂刷屏了。縱觀使之爆紅的那篇文章《我是范雨素》,通篇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特別的技巧,和她的出身一樣,文字能樸實到塵埃里。
這始料未及的喜從天降,使她一時局促到難以適應。爆紅背后,這個時代冥冥中似乎在以原始的力量召喚一種精神信仰。社會底層沖破階層的銅墻鐵壁,對成功應有新的界定元素。那就是范雨素的文字戳到了一個群體的痛處,一個國家的壁壘,一個民族的痤瘡。
蟻族的生存環境,無論多么惡劣,終究還有那么一兩個人不甘于平庸,用星星之火默默點燃自己的內在追求,不管能不能最終燎原,已給苦逼中絕望的人一點點燈火,一點點希望。
新媒體踩著時代的步伐,猶如撲閃著翅膀的精靈,為這個“小時代呼喚真英雄,小人物成就大夢想”的奢望提供了那么有望的一個平臺,而無關乎出身的羈絆。
皮村也因為范雨素的滴血之印跡,瞬間聞名于全國。盡管命運把她裝訂得極為拙劣,生命有多么的不忍卒讀,操蛋的人生,終歸敗給了這個頑強的女人。
我搜集了全部有關范雨素的資料,最大的收獲便是最終的發現,對范雨素人生影響最大的一個人——她的母親;而范雨素本人傳承母親的強大遺傳基因,因言傳身教影響了她的女兒。
因受知青小說的影響,童年的她從山村逃到海南,見到了木瓜樹、椰子樹,吃木瓜、喝椰汁,就為了看看外面的天空;20歲不忍心坐井觀天的眼界,這個不認命的女人來到帝都,看到了她心中的大世界;結婚五六年,生了兩個女兒,不忍家暴,果斷離婚。
人在最倒霉的時候,倍顯人情冷暖的可貴,哪怕所有的人都像躲避瘟疫一樣避之不及,唯有母親仍是最暖心的那個人。
這個1936年出生的老太太的了不起之處,在于內心是一個有情懷的人。那個年代,面對家徒四壁,五個孩子,兩個殘疾的窘境,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從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孩子。
在那個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饑荒年月,一個一天學沒有上過的農村老太太,居然支持娃兒們讀書,本身就是一種極高的覺悟。這也就有后來者范雨素,逃票至海南,對一個只有12歲從沒有見過火車長啥樣的農村女娃娃來講,這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挑戰著她的勇氣也挑戰著她的底氣。
縱然苦難成河,不管遭受多少人鄙夷和嫌棄,母親依舊是那個不放棄渡她的掌舵人。不能不說,范雨素的人生底氣和與苦難抗爭的毅力,有來自母親的基因與氣場。
范雨素離婚后,獨自帶著兩女下京城,蝸居在皮村的狹小出租屋內。自己運氣不錯,做了育嬰嫂,她照看別人家的孩子掙錢養家,百里之外大女兒獨自照看小妹妹。活下去是硬道理,拋棄孩子的女人都是捧著滴血的心在活,她的這句箴言戳痛了無數女人的心。
范雨素坦言,自己之所以在苦難中挺過,讀書帶給她很大的力量。通過大量的閱讀,她知曉地理熟通歷史,她雖然無法給予女兒們更好的生活,但是她的人生已經是女兒最好的教科書。
大女兒學會看小說后,范雨素陸陸續續給她買了一千多斤書,無論是來自舊貨市場還是廢品收購站,但書香的味道是相同的。1000多斤的書籍是個什么樣的概念,足以你覽眾生萬次,行心路萬里,其影響力和價值你無從掂量。
如今20歲的大女兒,在上海已經成為年入九萬的白領,波瀾不驚的表面,看起來和別人沒有什么不同,對她而言,母親的悲苦成海,卻也富有萬千。
她的氣質里藏著媽媽為她做過的事情;她的談吐里藏著媽媽讀過的書;她的淡定里藏著媽媽流過的汗;她與這個世界相處呈現出的教養里藏著媽媽悟出的理。
女人是一個家庭的靈魂,范雨素說她無能給孩子正常的社會教育,但是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一樣重要。她說我始終以弱者的身份領著我的孩子,但是我女兒會雙手將果汁拿給流浪老人,給別人以尊嚴。
范雨素的文字如一股清流,洗滌著這個浮躁的時代。世態炎涼,命運多舛,她卻沒有大喜大悲,認真地活著,獨立的思考,不攀附,不依就,勇敢的做自己。
她用筆墨描繪了底層社會的眾生百態,和一個個小人物活著的不易。原來這個世界上存在如此多的不幸,原來那么多人活得如此艱難。
媽媽內心的小火苗,在飽經滄桑的歲月里,如人生帆船里的一盞燈塔,照亮了女兒內心的黑暗。人生縱然悲苦,有母親的歲月,依舊有一種內在的力量在用心的引路。
范雨素的文字,接地氣,沒有修飾,沒有偽裝,真實得猶如一根針掉地下都能聽到回聲的原始,這也許是對文學最本色的詮釋。
范雨素沉重的成功,有人說是她開啟文字人生道路上的偶然,火不了多久;但我卻有一千個理由認為,她的爆紅確有必然的元素在里面。
因為她的背后有一個能折騰有追求給她人生更多底氣的媽媽。媽媽用實踐教會她,每次逆境都包含等價利益的種子,就像隱忍一冬的寒梅,傲然綻放是遲早的事情。
范雨素的大女兒,盡管起點很低,卻因為大量的閱讀和媽媽的引導,成了速記員,在看似貧瘠的人生土壤里已經開出了繁花,結出了果實。
媽媽是孩子人生里最重要的歲月,一個內心時常點燃小火苗的媽媽,無論環境多么困頓,她會為孩子點亮這個世界的燈,會為孩子撥開心里的塵,給孩子的人生質地構筑最初的底色,也給孩子未來的人生更多的底氣。
END
作者:靜水
專欄作者,品冷暖、熬雞湯、悟人生
微信:darenjingshui
公眾號
靜水人生(jingshuirs)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靜水人生”
與靜水一起品人生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靜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