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學
小時候在家,朋友一直是個很洋氣的名詞,不敢多用。話語間一般用“同學”代替一切親近而不帶血緣關系的人。同班同學,隔壁班同學,隔壁學校同學。。。似乎,圈子也就那么大。滿城盡是我同學。
那時同學只是玩伴,踢球、翻墻、打游戲機。沒有情感的哭訴,沒有愁苦的說辭,沒有欣喜的相互祝福,沒有傷感的相互安慰。就只是聚在一起,走,玩去。
二、朋友
初中,中午午休時候,總能跟同學到處逛逛,或去打籃球、或是去圖書館、或是在高樓層的樓梯間悄悄聊天。此時的大家,慢慢開始有些小秘密,說著說著,也就有了朋友的感覺。
朋友不見得有多了解彼此,只是互相擁有彼此的一點小秘密。對外人你不說,我不說。大家心照,會心一笑,彼此給些信任罷了。
高中,是青春的漸長的時期。越過了繁重的初三,高一,是個可以好好生活的階段。也是那個時候,有了上課傳紙條、看讀者、第八節課聊天。之前止于學堂的交流都因這些方式大大拓展了。跟大家聊起了朋友、聊起了生命、聊起了曾經以為只會出現在書中、作文里的命題。
而高二分科目后,物理班那批人,一直從高二到高三。高三,新入幫的幾個哥弟。起初也不熟,后來開始踢毽子、課間吹水,也就熟絡起來。開始會聊未來,會談去向。都說,這段時間挺一挺就過去了。
其實,都在渴望那個時刻快些過去,也快些有個結果。貌似高考后的分離理所應當,高考后的分離前途輝煌,貌似高中這些時光也就這樣,而我們羽翼漸長。
三、青春紀念冊
不喜歡矯情,不喜歡張揚,可自己還是備了本畢業留言冊。不同別人的是,拿給別人的除了本子,還附上膠水。扉頁上,叫好友們寫了,就粘上吧。有什么就說吧。而我,也會留著到高考后再一張張撕出來看。順帶地,自己畫了些圖貼上了。
最后,我食言了。高考前幾天假期無聊得慌,我一張張撕出來看。看看那些也許高考后就不再見面的人,對我說了什么。心情也有起伏,只是想著高考,便壓住了。
大學至現在,高中的那班哥弟還一直都在聚。這是青春留給我最大的寶貝。聚在一起時不時,還是會踢起生分了的毽子。各自有工作、以后各自有家庭,興許能帶著妻兒一起來踢毽子,懷念青春、抑或被青春懷念。
之前喜歡畫畫,喜歡幾米,喜歡腦中書中的畫面,被筆尖雕在紙上的感覺。
喜歡一筆一劃,假裝世界很簡單。點線面,就造了一個世界!
偶然翻開紀念冊,看著六七年前的留言,看著夾著當年的畫作。想象過去的自己,是否會喜歡現在的我。想著那個好像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的青春時代。
何嘗不是呢,努力,一切都有可能。夢想與希望是什么時候都要有的。
紀念冊,紀念青春,紀念過去,紀念現在,更需要紀念未來
紀念過去的未來,紀念現在的未來,紀念所有生命中出現過的青春與腦海中激蕩的美好未來。
你呢,是否有本青春紀念冊?
或者現在,就去記錄與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