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由光陰,經由山水,經由鄉村和城市,同樣我也經由別人,經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緒和夢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與我擦肩而過從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駐進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錘煉我,融入我而成為我。”
--史鐵生
七月份的第二天,我總算告別了困住我長達一年的工作,告別了在此之前為之奔走的一系列雜事,出發前往了我腦海中一直呼喚我前往的地方。
為什么說它呼喚著我,大概是因為我總是對沒有去過的地方抱有極大的熱情、向往與想象。除此之外,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我還經常遇見來自那的人們,讓我不由得時常感慨緣分的奇妙。與他們愉快的相處,也為我對這個城市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好印象。這個地方的名字,叫成都。
長達一周的旅行中,我領略了府南河邊合江亭的絕美夜景,見識了酒吧街旁男男女女的燈紅酒綠,走過了成都市區的大街小巷,比較特殊地是還去過了成都的醫院,當了一回醫院的顧客。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硬氣。
一、成都的硬氣,在于其質樸的生活條件。
來到成都的前幾天,運氣不是太好,天氣預報說好的陰天,可它一不小心陰過了頭,變成了連綿不斷的雨天。看著唯一一雙小白布鞋,我只能憂郁地在房間里看了幾天屋外的風景,幸運的是風景還不錯。
蟄伏幾天后,穿著airbnb房東好心提供的拖鞋,雖然有點男性化,有點大,有點土,我還是毅然踏上了出門的腳步,畢竟這種雨天,再不去走走人就要發霉了。
首站選擇的是很多人和游記里都推薦去的寬窄巷子,里面穿插著各種成都本地小吃,火鍋菜館,以及川劇戲館。所有的游人都敬業的打著傘擺著姿勢在景點標示物前面合照,他們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們自身也成為了這幅美麗的雨中風景畫的一部分。
走出寬窄巷子后,看著寬窄巷子的門牌,看著自己已經趟水無數的鞋子和滿是泥點子的小腿,我突然想起了曾經在香港居住過的日子,同樣也是雨天,由于小區直接佇立在地鐵站邊上,有著便利的樓中通道和遮擋的天橋,出去逛街的目的地商場和地鐵完美接駁,導致人幾乎感受不到下雨的影響,最多就是自天而來的無聊水珠與地面的碰撞罷了。
當高聳入天的樓宇、琳瑯滿目的商場、無處不通的地鐵成為現代發達城市的標配,幫助人們減輕了自然力量對生活的干涉與影響,給人們生活造成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們親近自然造成了阻礙,減輕了人類對于自然的敬畏。
回去的路上,一個滴滴司機和我們說起他在成都生活的感受,他驕傲地向我們介紹成都是個宜居城市,尤其體現在房價和車價上,房價均價在7000、8000到1萬多一平,比起珠海直接便宜了一半,更別提一線的北上廣了,車價方面車牌和車位的價格都不需要太多的額外附加費用,所以人們可以省下更多的供車費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在房價日益攀升的現在,城市基礎設施并未落下,而房價尚能維持在如此質樸的水平,沒有隨波逐流,能夠花最便宜的價格買到最好產品、服務、娛樂,怪不得讓人有想要定居的心動。
二、成都的硬氣,在于其不對游人卑躬屈膝。
四川的特產是什么?是火鍋?是美女?不,是熊貓。
坐在熊貓基地的游覽車上時,司機女青年看到后排把身體伸出車外的熊孩子大聲用四川話吼了一句:家長把孩子看好別亂動啊。可惜熊孩子并不能領會到她的好意還繼續在后座蹦來蹦去,司機在平坦的路上忍不住往后面探,終于發飆了:不好好坐車就給我下去走路,才引起了大人更高級別的重視,坐在第一排的我聽到女司機嘴里嘟嘟囔囔地說著這么危險的動作也不管管,萬一出事了咋辦,第一次覺得發脾氣的人也是如此地可愛,因為他們的焦急是為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全,哪怕他人還沒有意識到。
而在大熊貓別墅里,一只只熊貓都在抱著竹子做的欄桿睡覺,還不約而同的把屁股面對著了游人,頗有一種名士不羈的風流與態度。人們對于憨態可掬的熊貓總是抱著一種格外容忍的態度甚至于寵溺,哪怕它們在睡覺,在傻乎乎的倒立、爬樹,也能感受到奇異的萌感。
在成都吃了兩次火鍋,都是比較知名的游客愛去的火鍋店,簡單總結一下這兩個火鍋的共同特點就是:筷子賊長,牛肉賊厚,凳子賊硬,碗里賊油。對于我個人來說,不是很習慣,在我費力地嚼著牛肉和小心翼翼蘸著香油的時候,我是無比想念廣州的海底撈,同時浮現在腦海的是,如此多的游客,肯定也有和我一樣不習慣的人,而這些火鍋店并沒有理會到游客的口味,改變一絲一毫,依然堅持著成都傳統的火鍋風格,這正是大家如此愛戴它們的地方。
更為叫人不習慣的是,兩家店都沒有pos機。沒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我尚且更能理解,這兩種東西還是比較新鮮的事物,但是pos機已經推出很長一段時間了,幾乎成為了我所遇見的城市每個商戶的標配。這些傳統火鍋店,都默契地拒絕了更為現代的支付方式,對不起,請使用現金。
三、成都的硬氣,在于其不變的生活風格。
生活風格首先體現在語言上。四川話是種有趣的方言,在成都我所遇到的每個滴滴司機以及大多數店里的店員,第一句話都是四川話,有的人甚至在我說了普通話之后依然堅持在用四川話和我對話,這種對方言的熱愛和堅持感染并且打動了我,我也嘗試用蹩腳的自創四川話與他們溝通,而他們居然也能聽得懂,概括一下我說四川話的經驗就是,把普通話第一聲變成第二聲,比如今天變成今田,第二三聲看情況靈活變,普通話第四聲變成第三聲,比如做啥變成左薩子。
在成都,可以看到大量的麻將桌火鍋店茶館,這里的人不緊不慢,在麻將,火鍋,茶館當中安逸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時間在這里如此緩慢,習慣了快節奏生活的人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看到每個人每天都在干兩件事情:玩,和想著下一步怎么玩,這種悠閑心態甚至可以形容為,太陽出來了,寧可不賺錢也要拿張椅子去太陽下面喝杯茶打麻將。
離開成都前的最后一晚,我去了錦里,一個和它名字一樣美麗的地方。夜幕降臨,點亮了一盞盞綿延不絕的紅燈籠,看上去好像和《千與千尋》里千尋看見的夜市一樣繁華似錦,雨水沖刷過后的樹木葉子和湖面都閃著幽幽的亮光,像寶石一樣閃爍在夜色里,又像是在挽留我的一雙雙眼睛。
這次成都之旅,留在我心里的東西,要比我寫出來的遠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