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朋友陸陸續續開始結婚了,沒有結婚的也開始相親考慮起了自己的終身大事。
今天和媽媽談起這件事,媽媽和我說,沒有什么比嫁個好人家更好的了,你一個姑娘家還想怎么樣?
我一個姑娘家,為什么不能怎么樣?
我發現現在不婚主義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越是事業有成的姑娘成家越晚。
因為這樣的姑娘不怕“剩下”,她們有足夠的經濟來源和足夠的底氣,知道自己配得上更好的,也知道自己就算是真的孤獨終老也有資本把自己送進最好的養老院里面。
因為自己足夠優秀,所以不用將就,這是一個姑娘應該有的底氣。
很多人都說,一個姑娘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就是安安分分的找個好人家,然后把自己的孩子好好的撫養成人。
放他媽的狗屁。
憑什么?
我不覺得姑娘除了不能站著解決生理問題之外有什么比不上男生的,憑什么女生就要安安分分的待在家里相夫教子,憑什么我們不能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前段時間,我看見一段話是這樣寫的
只有貧窮的老姑娘才會被人笑話,有錢的老姑娘都活的很好。
仔細想想,好像是這樣的。
家長催著你結婚無非就是想讓你有一個依靠,覺得女人身邊有一個男人在,能幫自己照顧自己的女兒,家長也就放心了。
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這是父母對女兒的愛護,他們把這個權利和義務托付給了另外一個在他們看來十分靠譜的男人身上,讓自己的女兒后半輩子有足夠的生活保障,活的幸福。
但,這種因為對方的條件優渥所以決定把自己后半輩子交給他的婚姻就是一個人對生活的妥協。
婚姻是為了加固愛情,而不是為了自己到了這個階段所以需要做這件事了,又正好碰上一個各方面都符合自己的要求的人,如果身為姑娘,就必須接受這樣的命運,那未免有些殘酷。
但是隨著自己年紀增大,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的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因為需要有個依靠的,因為對方有錢的,因為對自己的好的,也有因為愛情的,漸漸的只剩下了自己只身一人,晚上回家打開手機手電筒,把音樂調到最大給自己壯膽的時候,誰都會孤獨。
但你不能因為孤獨就選擇結婚,這樣你就算置身于婚姻之中所感受到的,會是更多的孤獨。
人這個物種區別成男女,不是為了讓人產生性別歧視覺得要各司其事的,這個世上大多數的事情是不區分男女的,只是后人自己給它們加上了性別的標簽。
很多姑娘,就算是沒有婚姻也能過上讓人羨艷的生活,因為我們可以自己承擔所有的事情,如果結婚了,要幫打掃房間,洗碗做飯,照顧孩子,整天為了柴米油鹽這些瑣事煩惱,一輩子圍繞在老公和孩子身邊,其次才是自己的需求。
我覺得除非碰上一個值得我為其荒廢一生的人,我才能心甘情愿的放棄自己想要的東西用自己剩余的一生為他相夫教子,平淡度日。
否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我就算是窮死在街上那也是我自己挑出來的路,我樂意,至少這樣的人生是活給自己看的,而不是遵循了別人的軌道或者是世人的眼光。
讓一個姑娘選擇安定下來成家的因素不應該是年齡和物質才對。如果對方不值得,那我就算到最后抱著我心愛的人的照片死去也沒有關系。
我一個人的時候,工資夠花,養花種草,玩玩樂器,有時間去書店買書,去商場逛街,開車旅行,隨時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憑什么要為了一個不值得的人放棄這些?
現在已經過了那個女人沒有男人就活不下去的年代,所有的姑娘都能自己養活自己,不需要委曲求全,我只想嫁給一個不僅能給我物質保障還能給我精神保障的人,他能讓我感覺我每天為了他拖地洗衣服也是一種幸福,而不是讓我覺得有了這個人之后甚至是大不如前。
我要嫁的不是好人家,而是讓我甘愿平庸一生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