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進山了。
路途之事不一一備述。坐在擺渡車里,一直在深山里蜿蜒盤旋而上,已經下旬了,山里天黑如墨,月兒還沒升起,透過車窗,漫天的星斗和樹木在跟著車子前行。左右轉移,上梁下坡,早已轉的分不清東南西北了。3個多小時的顛簸后,記不清翻山越嶺了幾個山脊后,車子終于上了一個很高的山梁。山路開在山的半中腰。周圍很靜,路邊的山體上,樹影把群山打扮的蔥蘢異常。一束強光中,兩只羚牛窩在車前的路上,在燈光的照耀中,它們起身,不急不慢的走下了山路,鉆進了山坡上的密林里。這是這個顛簸的晚上的一大驚喜。旅途的勞累和坐車的著急以及暈車都一下子緩解了。
天地一色墨黑,像一幅巨大的黑色幕布,隱隱能看到只有山脊和空中的星斗,它們像是巨幕上秀出的抽象繡品,閃爍的星斗宣示著天與地的區別。
到達登山口已經半夜11點40了。整理行裝,夜爬天華山。強驢的頭燈就是前行的坐標,看不清任何參照物,但夏日里青草的的味道在深夜的露珠滋潤下更是清香,大山的味道瞬間就充盈了鼻尖,開腳便是直撥。
一切都是那么的寧靜,靜的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能看到的也就是眼前頭燈照射下的2米左右的距離。沒有可以吸引心神和目光的東西了,腳步聲是此時唯一的音樂。我們和萬物同行,頭頂的星辰指引著方向,模糊的山行和沉睡的云鋪成大地的模樣。山風吹在身上,可真冷。無盡的山路,好像沒有盡頭,低頭竟然看到了黃色的盛開的鮮花,可惜它的美夢被我的腳步驚醒。終于在頂著一天的星斗,3個小時的攀爬后,上到了第一個梁頂。一輪巨大的發著紅光的明燈掛在遠遠樹梢上,驚喜,有燈光就有人煙了。一直向著燈光快步前行,走過樹林,原來是半輪明月掛在夜空。月光如此的明亮,月明山低,仿佛只要伸手,便能摘下月兒。忽然喜不自禁,我和李白擁有了一樣的月色。月光下的山梁草甸柔軟幽靜,冷杉筆直的挺立成林,路邊上有驢友露營的帳篷。站在草甸的空曠處,遠處的群山在月光下像勾勒的印象水墨畫。霧靄在峰嶺處徘徊,月光靜靜地緩緩地在山尖上移動,所有的勞頓都被今夜天華山的明月一掃而光。分不清東西南北,但目光穿越山川之外,有隱隱的燈火閃耀。紅塵真的被拋在了九霄云外。寂靜是此刻的天華山。與誰同坐?明月,清風,冷杉,我。
山頂的冷風沁骨入髓,羽絨服也無法緩解。幾人就地而坐,山茶煮月,邀明月,星斗,清風,冷杉同飲。此刻才是心里最享受的時刻。紅塵俗世,欲望,金錢,權利,都是身外之物。世間多少人強取豪奪,多少人被生靈涂炭,多少人扮豬吃虎,多少人道貌岸然,多少人口是心非,此刻都不重要了。天地一心,月在眼前,我在山風里。
不慌不慌,月兒西沉有太陽。山中日月深,兩個小時的休憩就在日出的霞光中結束了。一輪紅日在山尖上噴薄而出,一條巨長的霞光暈染在群峰逶迤的山脊上。群峰逶迤騰細浪,霧靄把眼前的群峰裝扮成了山海。我好像才真的理解了山海的含義。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過爾爾!
日出而行,是對山川的尊敬。兩個小時的休憩后,在霞光中行走天華山。
天華山與東梁的距離是四個巨大的山梁,到了這里,才知山梁的含義。昨晚已經走到了第一座梁頂。朝陽斜射在草甸上,青草萋萋,柔順綿軟,黃色的花兒開在草甸上,一切美好的不想打破。冷杉筆直的挺拔在草甸上。像是山川的守衛者。凜冽的山風沒有吹彎它們的脊梁。它們沒有趨風而生。該有多么大的毅力才能保持生命和形體的筆直。面對壓力硬折不彎,我就是我,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山有多高,杉比山高。
其實爬山和生活是一個道理,有爬升就有下降。今天的第一步便是下草甸。冷杉林中穿行。對面的山坡上,右手是排列整齊的冷杉筆直筆直的挺立在斜坡上,每一棵都像是整裝待發的將士。左手是巨大的草甸,有成片的箭竹林遠望就像是綠色的絨毯上繡出的提花,圖案設計的堪稱完美。一條羚牛采出來的小道隱藏在冷杉和提花綠毯之間。一直在心里驚嘆著這個大自然的設計師,它把自己對天地的初心都設計在這高山大川之上。究其一生,為什么我要行走山水,其實,是在認真的縫補自己的精神。努力的讓自己美麗善良,真心的對待一切。山川草木,江河湖海,它們是如此的善良,人也是大自然的產物,所以人之初性本善??傻阶詈螅谶@個弱受強食的世界,很多人卻丟了善良。所以這世間的善良一直在漲價,如今善良無價。
同伴依次在前后,每人都拉開了距離。其實,寂靜的每走一步,都是一種寧靜的自我救贖。忘卻很多的傷害,讓傷口愈合,新膚生長,其實就是縫補自己,把紅塵俗世的是是非非,傷痛都在山川草木之間治愈。
陽光熾熱明媚,山風自由自在。又是一個山梁的起伏。腳步的又一次上爬下降。爬升的山梁,草甸絨絨,遠遠的山脊上,冷杉顆顆有致的排列,像一個個挺立的婆娑的人影。天比海藍,比海通透,清澈見底,絲絲縷縷的白云肆意在藍天上撒歡作畫。調皮的玩耍中,拉著長長的輕紗,抬頭高高的山脊上,白云就停在山尖上,只要爬上去,就能摘一朵白云,輕輕的裝在口袋里,把這清澈干凈的白云帶回紅塵。
汗水濕了又干,干了又事中,走過了六重山脊的起伏爬升下降,也經過了六重冷杉兵陣后,在一個最后陡峭的山脊爬升后,頭頂白云,降落在這個開滿杜鵑花的山崗。
西梁就在腳下!
一座幾百畝大的高山草甸,青草萋萋,杜鵑花開如海。原來,天華山一路而來,四重冷杉兵團,草甸爬升其實都是為守護這柔美,絢麗,清美無塵,沒有任何諂媚的高山杜鵑。我們翻山越嶺,爬山涉水,經歷風霜雨雪,雷電冰雹的洗禮后,也是為了朝圣心中圣潔的杜鵑花兒。海拔2千多米,上到西梁頂,冷的必須加上羽絨衣,可這花瓣薄如蟬翼的紫粉色的花兒,卻能抗住這高山的冷酷。它到底有多么強大的心臟和信仰,才能盛開在這高山之巔。
如果說秦嶺代表的是錚錚鐵骨的精神和豪邁廣袤的家國情懷,那么東梁就是秦嶺篇章里最浪漫的愛情篇。
東梁是我們這次從天華山一路而來的最高峰,海拔2964米,她統領著南梁和西梁。東梁上屹立了不知多少年的婆姨樹。樹已經成干枯的枝干,但依然在東梁頂上守望著。日夜盼望著親人的回歸,哪怕是肉身成枯,哪怕是滄海桑田,??菔癄€,初心不改。人少有植物的恒心和信念。在大自然面前,最應該汗顏的就是人類!
站立在東梁上,可以環繞遠眺。群山萬壑逶迤騰細浪,霧靄蒙蒙,云海浪潮滾滾,山脊如挺立的根根脊骨,脊梁挺直。一副絕美的水墨山水畫在這秦嶺深處徐徐展開,然后掛在眼前。真正的大美從來都不是霓虹閃爍,不是燈紅酒綠,黑與白才是最原始的美!
資深驢友說,東梁的形狀就是一個展翅飛翔的飛鳥,西梁和南梁是它的展開的兩個翅膀??晌腋杏X,東梁就是秦嶺里一個大寫的“人”字。東梁就是那個統領的起筆,西梁和南梁就是它的一撇一捺。上西梁,攀東梁,下二梁,延伸到南梁,其實就是走完一個人字的筆畫,也在心里靜靜的思考人的不易,生的艱難,活的難堅。體會如何作人。人生不易,保持良善,且行且珍惜。
下了東梁,二梁上的夫妻樹,和東梁頂上的婆姨樹相互呼應。一個是夫妻同心,共生共死,淡看滄海桑田,日升月落;一個是癡心不改,年年望年年!西梁的年年盛開的杜鵑花海就是一盞照亮回家的路,年年花開,路在腳下!
月落日升,朝陽在山頂明媚異常,踏著艷陽,從南梁出山。石海上采出的也叫路吧,在腳下延伸著。蒼翠欲滴的樹木艱辛的在薄薄的土層上生長,不放棄不妥協。草木共享著山川日月。腳下的怪石嶙峋,橫七豎八的鋪成了一條路。如果不專心,是很難爬上去或者走下去。爬山,其實爬得就是精神,是心靈的自凈過程。是一種平等對待世間萬物的平和心態。當然,生在紅塵煙火,不可能沒有爾虞我詐,但盡可能的獨善其身。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是最想達到的初衷。
一路下行,溪流磅礴而下,水聲轟鳴,似乎在唱著一曲前進的歌,溪水發源于高山之巔,卻乘風而下,去到海的方向,無所畏懼,既就是在路途中干涸,或者一路壯大,都是生命的旅程。這無數條溪流其實就是山川的血液和脈搏,流動的水花,就是跳躍的脈動,它把山的靈動向遠方輸送,更像是把山川溝壑縫補完整。其實不光是山川溝壑湖海河流需要縫補,我們行走山水,何嘗不是在縫補自己呢!
樹木遮天蔽日,溪水潺潺,鳥鳴深澗,頭頂的陽光斑駁陸離,在和樹木說著熱烈的悄悄話。水向下流,樹向上長,山川不變,日月常新。一路一印,走過風霜雨雪。
終于在七拐八歪的河道流水巨石中,看到了出山的大門,跨出大門,回頭,東梁依舊高的隱藏在好多山梁的后面,山還是山,人卻再無少年,行走山水,穿越遠古與現代的融合,看溪水河流縫補山川,在山川草木間也縫補自己,盡可能的延伸心靈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