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選的第四天,進度有點出乎意料,按正常的情況,目前應該是越到后面的,參與投票的人會越多,但相比昨天,今天的進度是延緩的,估計是好玩的事情正在發生。
大選從今天開始,會越來越激烈,畢竟都是奔著成為第一批的區塊生產者而去,我們先來看下投票的機制:EOS區塊生產者(超級節點)是由選舉產生,成為超級節點之后,正常情況下(不作惡)任期是3天,沒錯,就是3天,3天之后根據選票的排名,前21位成為新一批的超級節點。
3天的任期,這些節點圖的什么啊?我說是為了公益、慈善,你信嗎?
有這樣一個邏輯:成為節點可以獲取節點收益,成為節點的時間越長,收益越多,所有參與節點競選的團隊,最后都是為了收益,直接的是增發的1%獎勵,間接的比如節點被更多的團隊或者機構發現,進而合作孵化出優質的項目。
如何能夠成為長時間的節點,這是關鍵。
偶爾一次的被選為節點的團隊,跟大部分時間在節點位置上的團隊,在前期的投入上是基本相同的,類似于,同樣是做自行車的兩個團隊,一個是偶爾做活動推廣,一個是經常做活動推廣,自然經常做活動的團隊更會被用戶所熟知,慢慢會給用戶形成“經常做活動的團隊實力比較強,逐漸形成品牌”,再然后用戶就會漸漸的認為“偶爾做活動的那個團隊是在模仿”,對比到節點中來,則會產生這樣的場景:排名越靠前,會占據更多的從眾選票,這些選票只會在排名的頭部幾個之間徘徊,隨后,第一批的頭部節點,會有更大的可能在第二批的頭部節點,在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的頭部節點中他們的身影占主要的份額,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頭部節點的位置已經如同“知名品牌”般的、牢牢的刻畫在投票者的大腦深處。再,投票者形成習慣,而這些節點再長時間的占據頭部位置,他們也因此比新進的節點更加的專業、更加的精進,良性的循環產生,最后,直接收益和間接受益不斷的增長、增肥。
在利益的驅使下,節點間今天開始進入肉搏了,都知道先發優勢的重要性,明白如果失去先機,以后的努力有可能要10倍、100倍的增加。競爭在何時、何地都會發生,但,有些節點競爭的手法太過“惡心”,吃“翔”難看。
比如這位“火X幣”交易所,早先時間一直在搪塞不會開啟投票,要知道這次投票之所以進度慢是因為多數的散票全部是在交易所,散戶也能理解交易所要對接投票所需要的工作量,大家是會理解的。但是,“火X幣”交易所,這貨自己也參與了節點的競選,在今天利用交易所中的散戶票,給自己拉升排位,不要臉,不要臉到極致。對于不要臉者,我是佩服的,你怎么說他,他都可以忍下,賤者,無敵于天下。話是難聽,當然如果要我來個“舉證”,我好像真的拿不出來,無賴不可怕,可怕的是無賴居然升級成偽君子,這TMD的太有挑戰難度了,我只能說:我怕你。
今天就當發泄情緒吧,光怪陸離的事情時有發生,我們也會在不經意間遭殃,但是我們會給后來的人一些提醒、一些啟示。
有些作惡是不小心的,比如速度太快碰倒了拐角處的老奶奶,有些作惡就是故意的,躲在拐角處,就在老奶奶拐彎的同時,突然現身大喝一聲,搞不好給人老奶奶嚇得靈魂出竅。
“火X幣”就是那個故意作惡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