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微信,我們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朋友,新朋友;真朋友,假朋友;親朋友,遠朋友;時時刻刻都能夠通過小小的屏幕互動。秀生活,煲雞湯,炫逼格,求安慰……一時半刻不點開朋友圈看看,就會有遺漏了些什么的感覺。在朋友圈內,會因為工作,游玩,興趣,背景形成一個個小群,有時候明明很遙遠,從未見過的朋友,竟然會讓你有惺惺相惜,血氣相投,相見恨晚的感覺。想到那些形形色色,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與其說是“朋友圈”,我更想說這是“朋友緣”。
細分這些朋友的來歷背景、親疏遠近,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你會看到緣分既是玄妙的東西,又是注定的東西,真的有“冥冥中自有老天安排”一說。
首先是來自于工作領域的朋友。有一些覺得不錯的同事,合作伙伴,也有不得不加上的領導、關聯人員。在一個公司工作,除非關系特別差,一般不會拒絕同事加你在微信。而在交際場合,如果有人很熱情地說,大家加個微信吧,以后好聯系,一定會有人附和。而你也只能乖乖地拿出手機來掃描二維碼,滿面笑容地點頭說對對對,心里說真煩煩煩。然后偶爾發個帖子,你會迷惑那些點贊的人是誰?有的真只是一面之交而已,連他們的本名和面貌都模糊了,何況再穿上馬甲的?然后就像在酒會碰到熱情打招呼的陌生人,你得搜腸刮肚地想他到底是尼馬?進到他的朋友圈像福爾摩斯般地尋找蛛絲馬跡,可怕地是有些人一天發十個帖子沒有一個和他/她有關的,這種天生的保密能力和克格勃有得一拼。有一些朋友圈的“藝名”特別有意思,和他們平時一本正經的外表很不一樣,從這絲裂縫中可以窺探到他們心底的欲望或自傲。比較有趣的是在微信中發現同事或合作伙伴的另一面。原來以為枯燥無味的竟然十分有才;以為心如槁木的竟然活潑幽默。一個人真的有兩面性,而且割裂得那么徹底,讓你覺得你完全不認識他了。自然而然地,文藝的找文藝的點贊呼應,愛運動的聊球約戰。而原本硬梆梆,干巴巴的工作關系,有時候會因為朋友圈中的呼應,變得生動柔軟起來,甚至會不知不覺成為了互相暗許的朋友,沒有任何利益的酸臭味,卻有了惺惺相惜,英雄相見的歡喜。
有些是相交已久的老朋友,大學同學,高中同學,甚至小學同學。曾經因為天南地北,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縱然有電話,QQ,也抵不住地域的分隔,漸漸地疏遠了,甚至沒了音訊。但是微信就像一張大網,把大家從各個角落搜尋回來,編織在一起。于是,同學群成了每天必報到的地方。這些朋友比同事更親切,更熟絡。你知道他們窮得只有方便面吃的樣子,他知道你在現在淑女的外表下那個腐女的心。每天都有同學在追憶往事,八卦某人和某人不得不說的故事,更有積極組織聚會的熱心干事。不過,群里聚的這么緊密,大家似乎也沒了一定要見面的欲望。也是,見面爭如不見,發出來的都是自己精挑細選,最能代表幸福生活的照片,PS得連自己都會驚艷。何必見面后驚嘆你的頭發白了,我的肚子大了,眼角的皺紋,心底的無奈。于是聚會的呼吁幾乎每周都會提起,但都不了了之。還有那些漂泊在海外的同學們,他們更是同學群的積極發言人,嘆息著異國的美好干凈和無聊,羨慕著國內的熱鬧和美食,收獲著大家的羨慕或同情。同學群是我們已經老去的證明,也是我們曾經青春的印記。在這里,一些既熟悉又陌生的人在努力證明自己活得還不錯。
朋友還有來自于興趣群的。和小時候的興趣小組有點像,但是層次更高,人員更雜,地域更廣。因為偶然也是必然的原因,我加入了一些有趣的群組,例如昆曲,美學,饕餮等。一批職業,地域,背景,職業全都不同的人,因為某種愛好,自然而然地集聚在一起,成為了神交的朋友。每天分享一些資訊、美文和心得,和天南海北的朋友們聊一些無關金錢或利益的風花雪月,吃喝玩樂,似乎能夠暫時把自己從祿蠹的狀態抽離出來。有時候,你會對某個遙遠的群友有了莫名的好感,因為他和你有著同樣的人生觀,同樣的興趣愛好,同樣的感動……這種相遇有可能是偶然,但是更多的是必然。因為愛好,所以會關注某些信息,自然而然會遇上某些人,然后成為朋友。在我探尋佛教的真諦時就有朋友推薦他喜愛的書籍,而在我迷茫時,又能碰上修道的朋友的解惑。這是巧合嗎?我更愿意相信這是我們前世的修行,讓我們今生相識,無論是否能夠相遇。這些朋友會比現實生活中的朋友更遙遠,卻更親切,因為完全沒有利益沖突,所以會更加真實地展現自己。比起工作中的朋友,你更渴望得到他們的呼應和贊許。有時候你會感嘆竟然群里有那么多有才華的人,熱愛生活的人,希望能夠和他們見面,暢聊。但是平靜下來想一想,還是希望能夠和他們保持這種距離感,讓心靈連接。也許我們今世的緣分就止于此,也許來生我們有緣相見,成為更親近的好友或親人。不過無論怎樣,已經非常感謝上蒼讓我們能夠相識于今生,豐滿了彼此的人生和靈魂。
朋友的遠近親疏,天各一方或天天相見,在我看來并不那么重要。不必慨嘆身邊的朋友不能交心,也不必遺憾交心的朋友不能見面。惜緣并知足,是朋友的相交、相處之道。不要輕視朋友圈里淺淺的一個笑臉的贊許,冥冥眾生,他們竟然為你的小小的成就或快樂注目,回應,以經是前世修練了數百年的緣分了。也不要吝惜你的贊許,為來生的續緣繼續修行。
朋友圈,朋友緣,我珍惜這或深或淺的緣分,感恩這天南地北的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