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讀完了以后把書合上。仔細認真的想一想這本《臥底經濟學3》講了什么。嗯,還真是有點難度,想不起來什么,感覺讀完之后沒有什么影響,沒有什么收獲一樣,能想起來的內容寥寥無幾,甚至是沒有。這是怎么回事呢?
? ? ?這本書的作者都是經濟學博士畢業,又是經濟學的專家級人物,常年的研究經濟領域,而我呢,只是一名很普通的讀者,對經濟學上的知識了解掌握的很少,大學期間也沒有專門的接受過經濟學相關知識的學習,所以讀起來對我來說有點難懂,即使理解了了也是很膚淺的內容,也沒能夠記住,我想這是很大一方面的原因。
? ? ?另一個原因了,作者的研究對象是英國和美國,這兩個國家距離我比較遠,而我又沒有在這兩個國家學習生活過,對這兩個國家的了解只僅限于從書本上,從電視上。從這些方面說了解的很有限,而且也可能存在一定的錯誤認識。所以對于不是我所生活在的國度而言,讀這樣的經濟學書籍,有點晦澀難懂。
? ?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有些勉強了,這本書寫得不是很有意思,讀起來甚至有些枯燥乏味,雖然這本書中也引用,舉例了大量的研究結果,實驗例子。
? ? ?遇到這樣的情況怎么辦?我有兩種的應對策略:第一,我在看書的時候有記筆記的習慣,這時候我就可以打開筆記本看一看。第二,我把這本書快速的大概再瀏覽一遍,當然書中的內容量巨大,所以我首先從目錄看起,比較陌生不熟悉的地方再翻到對應的地方,大概瀏覽一下內容。這就起我的兩種方法,聽起來是不是不錯呢?現在我就要采取這兩種方法寫讀后感了。
? ? ?書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你的答案,你的想法,其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的性格。你的性格決定著你會有什么樣的選擇,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就決定著什么樣的答案,而你的答案又是從你的想法中來的。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比如你的性格開放,活潑,大方,勇敢等等在投資理財領域,你會比較偏向風險較大收益也較大的產品;如果你的性格是保守,內向,靦腆,不愛與人交流等等,這時你的投資偏向可能就是風險較小收益也較小的理財產品了。當然我只是拿拿投資理財這個方面做個比較,其它的方面可能也存在類似的這樣情況。
? ? ?書中總結到:地里與歷史就是命運,是一個無人能逃脫的命運。這就話出自這樣的一段話:如果某一個居民區總是比其他地方窮,或許也沒有多大關系。畢竟,總要有一個最窮的地方和一個最富的地方,總要有犯罪率最低的地方和一個犯罪率最高的地方,只要社會中的人能夠自由移動,某個地方持續貧窮也無所謂。最令人擔憂的是,今天窮地方的居民祖祖輩輩都住在同一個貧窮的區域。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意味著,地理與歷史就是命運,是一個無人能夠逃脫的陷阱。看到這里是不是就能夠理解開頭的那一句話了。一個祖輩是新疆的,一個祖輩是北京或是上海的,那么他們的子孫后代能一樣嗎?答案是肯定不一樣的。出生在大城市的人受教育,職業發展的機會就多;出生在偏遠地區的,在這些方面就弱的多,就一點優勢都沒有。同樣出生于一個富裕家庭和出生在一個貧窮家庭的孩子,他們的人生起點就不一樣,一出生就擁有的社會資源都不一樣,你說他們長大了能夠公平的競爭嗎?不可能,富裕家庭的孩子優勢太明顯了,成功的幾率就大了很多。
? ? ?總之,讀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經濟學知識的匱乏,連一本很普通的經濟學書籍都有些看不懂了。這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畢竟經濟學知識存著我們生活當中的各個方面,我們一刻也離不開經濟。讀懂這個社會上的經濟現象,弄懂經濟學上的知識,為以后自己的經濟行為做出更合理的選擇,做出明智的投資理財行為。為自己的財富大廈不斷地增添加瓦,促進迅速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