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壽圖,這樣的屏風一共有三十二扇。是康熙皇帝六十大壽時,當時在世的十六個兒子和三十二個孫子送的祝壽禮物。每扇有兩人各題五言律詩一首,是康熙帝胤字輩的兒子和弘字輩的孫子為他做的祝壽詩。
2、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鐘,他原來的主人是乾隆皇帝,清朝皇帝酷愛鐘表收藏,莫過于順治,康熙,乾隆,而最喜歡鐘表的就是乾隆了。直到1924年,馮玉祥的部下將末代皇帝溥儀趕出宮時,鐘表匠人依然留在紫禁城內??滴跏侵袊鴼v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3、唐三彩馬一般作為隨葬品,在唐代非常盛行,可以多方位折射出唐文化的絢麗光彩。
4、壽康宮建在慈寧宮西側,是乾隆為生母崇慶皇太后所修建的寢宮,壽康宮一共住過三位太后。
5、唐代的馬身子肥,小腦袋,身子短,有點像蒙古馬。漢代的大,到了魏晉時期都是彎長脖子,然后小腦袋。
6、乾隆皇帝留下四萬多首詩,堪稱詩歌數量第一。
7、琴瑟和諧的瑟,瑟屬于一種宮廷樂器。體積比古箏,古琴要大的多。
8、黃花梨百寶嵌番人進寶圖頂箱柜,番人是中國古代對少數民族的泛稱。
9、皇帝龍袍用的就是緙絲工藝。緙絲作品完成之后,只可以看到他的緯線圖案,看不到他的經線圖案,有一種雕刻的立體感,這也是緙絲名字的由來
10、紙張相互間的聯結是靠氫鍵來實現的,紙遇水后,纖維間架起水橋,失去了纖維間原有的氫鍵結合,濕紙不及干紙強度大,干燥去水后,水橋折斷,再次恢復氫鍵結合,紙的強度又增大。
11、古書畫分:畫心,命紙,背紙,裝飾等幾部分。畫心就是最初作畫的紙或絹。綿連紙是宣紙中最薄最軟的一種紙,適合用作覆背紙。
12、游春圖是故宮博物院現存年代最久遠的絹本山水畫,隋朝畫家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圖畫幅只有兩尺多長,卻畫了將近一千人,描繪了人們在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季節到山間水旁踏青游玩的情景。是中國第一張重彩,山石以細線勾勒,山體則是用石青,石綠填色。
13、宋代張澤端的清明河上圖,長達五米多,通過散點透視,移步換景的方法,將北京宋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的繁華景象和自然風光盡收眼底。上世紀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馮忠蓮女士用了十年時間,臨摹了一張。
髹xiū
用漆塗在器物上:“殿上髹漆”。
古代稱紅黑色的漆。
繰(繰)
qiāo
做衣服邊兒或帶子時藏著針腳的縫法:繰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