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少年錦時丶楠海
2016年8月27日 周六
醫生、醫學,只能暫時的解除你的病痛,先進的設備,進口的藥物不能成為你的保護傘,只有尊重自己的生命,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更安全,更有質量。
對于現在的「我是演說家」,我認為是做的越來越好了。雖然選手“名氣”不如前兩季,但是演講的主題內容越來越接地氣,也是現在社會急需的正能量。
一身白大褂,不但長相英俊,被網友稱為「滾蛋吧!腫瘤君」里吳彥祖的翻版,更有一顆大愛的心。尚書,一個普通的腫瘤科醫生,一個用人文情懷感染患者的大夫。他用他真實的經歷,傳遞給我們對生命最為震感的審視。
當我們發明抗生素的時候,整個人類為之瘋狂,因為有太多太多沒法控制的感染都被我們治愈了。而如今就有這樣一個事實,現在醫學越來越發達,我們面臨的疾病越來越多,越來越致命!
而我只知道,生病了,找醫生!他們一定會給我們治好。真的是這樣么?
現在醫學的飛速發展,慢慢的使我們喪失了對生命這個奇跡本應有的尊重和對欲望的克制。
他在演講開始舉到他大學剛入學,老師告訴他的一個顛覆三觀的理論:
醫學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學科,是反人類的存在。
讓我倍感疑惑。尚書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解釋了老師的這句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物種會在自然條件的作用下淘汰群體當中年老的、身殘的和不能正常繁衍后代的個體,篩選出更優秀更適合生存的基因個體。然而醫學,反其道而行之。我們研究長生不老藥,想方設法延年益壽,患有疾病的,我們幫他們恢復健康,不孕不育的我們幫他們造一個寶寶,還有那些先天殘疾的我們也會幫他們修復按上假肢。所以說,醫學簡直就是違背自然規律,無視基因的發展的逆天而行。
真的是這樣嗎。我想,就是因為現代醫學的高速發展,我們人類“懶”的劣根性盡顯無遺。對待一切好似高枕無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天兒冷了有暖氣,天兒熱了有空調,感冒了吃藥,發燒了打針...
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越來越草率,感覺今天隨意揮霍一下沒什么,明天吃點補品就回來了。你可知道你一次次對身體的損耗是多么嚴重的一件事情么。年輕氣盛的你,無視一切風吹雨打,在空氣質量如此嚴重的今日,你還要對自己的身體添油加醋,恨不得火冒三丈高,燃盡你青春高八度。
你每天吸入的汽車尾氣、空氣中的霧霾顆粒。吃吧,又實在是把自己做了人質,把肚子做了墳墓,一股腦兒地埋葬那些雞鴨魚牛羊的尸體。借酒消愁泡夜店的奢靡生活,喝到穿腸肚,吐盡一桌滿漢全席。浸泡在煙霧繚繞的吸煙、二手煙的“霧霾”里。更有甚者,吸食毒品,步入仙(險)境...不規律的生活方式,就是對生命的不負責,那么,你又能讓生命給你怎樣的回饋呢?
不知你是否記得,去年上映的這部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一時引起了社會的廣發關注和議論。本片根據已故漫畫家熊頓以自身經歷創作的同名漫畫而改編。
然而一年過去,我想很多人都忘記了去年那個時候,這部電影帶給你的警醒吧?假如有一天你走在路上,或者坐在辦公桌前突然暈倒了,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病房里時,你會有什么感覺呢?你會像影片中的女角那樣“堅強”面對生活么?你又有怎樣勇氣來面對可能的這樣一天?
2012年末熊頓去世,有人在論壇里發了一句:她走了。
我想那時有很多很多人在天南地北為這個傻姑娘落淚,不是矯情不是做作,只是因為曾經真心得并肩作戰過。
電影雖然一直在傳播正能量,可電影就是這般“現實”。我一直在想,無論再怎么樂觀再怎么努力,死亡與苦難卻始終無法被改變,壞事就是壞事,并不會因為你擁有一個好心態就可以變成好事情。
電影選擇了用輕松溫暖的方式講述這一段絕望的掙扎,每一次大笑都夾雜著眼淚。電影所帶給我的那份就算在有限的時間里的份對生命的思考,我一定會小心地保存下去。不時的與你們拿出來“分享”一下。
記住熊頓的這句話:死,只是一個結果,怎么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想要笑到最后,就對身邊的醫生朋友好點,因為他們決定了你們生命的高度。哈哈。如今,你的生命還是由你自己掌控著么?有多少家庭因為疾病變得昏沉無味?有多少人在生命最后的關頭還飽受疾病的折磨?
請善待你的身體,善待你的生命,因為這一切都來之不易。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跡的存在,我們不要過分的將它揮霍殆盡...
醫生、醫學,只能暫時的解除你的病痛,先進的設備,進口的藥物不能成為你的保護傘,只有尊重自己的生命,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更安全,更有質量。
死,只是一個結果,怎么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