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朋友金迪找我商討她的一個難題。
有以前老板介紹她去看了一家民企,董事長比她小一輪,從大學畢業就合伙創業至今,企業規模也算是國內行業數一數二。目前在找工廠總營運。
金迪,多年外企白領,以前是美資企業高級總監,公司也有3000多人。民企倒是沒有做過。因為有顆愿意折騰的心,她有點想去;但是民企讓人覺得沒有章法,有點擔心。
理解那家需要一個修繕,修枝(而非主干)插扦新枝,CEO會加強主干營養,讓整棵樹枝繁葉茂。
技術出身的CEO有自己的偏好愛好,非常人所能及;這種CEO為人一定有學習之處-20年合伙制創業不倒而且迅速發展壯大到目前4個系列。
針對此事我們一起做了一張表用SWOT分析。
首先要她自己好好的想一想:我希望得到什么,我能貢獻什么?
付出與收獲是首要考慮。
SWOT表
S : 項目運營管理,客戶(內外)導向的實用型系統管理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邏輯。貫測力在以前崗位比較強。個性開朗樂觀,實戰性
W: 個性有時還是急躁,外企也許直白略好;雖然那家企業沒有親戚朋友參與都是外聘,但是不是能夠真正的適合這家企業文化,工作節奏與強度?
為啥前任高管會離職?
為什么他失敗呢?除了管理方式原因以外,是否有其他問題讓人員穩定性產生這么大問題?難道沒有管理層從上而下的支持?或者是統一的溝通問題所造成的呢!
O:短時間看了生產管理表面,在5S 可視化,One piece flow 等等這家公司有很大空間做的更好。與高標準工廠有差距。這是很好機會可以實現金迪的價值。
調動員工積極性等等可以有改善可能。
T : 不知他們是否都是工作狂人(科學發明家一般如此)。金迪需要考慮清楚要改變她現在已經建立起來的悠閑自得生活狀態。一旦承諾短期必須投入了解學習才能對得起良心。長期堅持可能是困難。
如何實現要權衡許多人和事。
也許不久將來她再次問談或進入工廠了解就好得出去或不去的決定。另外人家是否接受外企人事也是未來未知數。
運用工具做做分析對我也是個有益思考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