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在一段感情、人際關系中,你有過對方就是全世界、想把TA緊緊綁住的經歷嗎?
“我愛你,要為你戴一生的牙箍。”
在巖井俊二的電影《愛的捆綁》里,就有這樣一對夫妻。
由紀夫是一位作家,和妻子萌寶獨自居住在高層公寓。在由紀夫的世界里,寫作占據的位置很大,當然,還有一個小角落是屬于妻子的。
可是在妻子萌寶的世界里,只有由紀夫。
萌寶一直想養狗,公寓物業不讓養。由紀夫買來了烏龜,用電鉆在龜殼上鉆孔,系上繩索,讓萌寶到處拉著走,代替遛狗的愿望。
烏龜畢竟天生慢性子,看到公園里的少年跟狗追逐時,萌寶的目光還是不自覺被吸引。
萌寶為了讓自己更漂亮,戴了好久的牙套。當她摘下牙套,急著小跑回家要和愛人擁吻時,
“喜歡嗎?” 她像二八少女,期待愛人更熱烈地回應。
沒想到,他竟然想要逃離, “嗯,這樣說吧,是普通的味道。”
“算了。” 她經歷崩潰大叫后還是向由紀夫妥協了,
“你不喜歡我再戴上它(牙套),這一生都不脫掉。”
“緊緊地……牢牢地縛住我吧!”
由紀夫忙于寫作,越來越無暇顧及萌寶。
“周末找個地方去玩吧?”? “周末啊,要工作,沒空。”
“我給你倒了茶水哦。”? “好,謝謝。”
萌寶欲言又止,只好不停地織著手中的毛線。她竟然發現,這小小毛線纏繞住手指的瞬間,那種緊縛感讓她有點兒特別的快感。
萌寶開始愛上“捆綁”的快樂——用打濕的發絲纏住泡沫在衛生間里發呆,用繩子緊緊綁住烏龜、水果,還有書本、剪刀……
直到有一天,當由紀夫發現家里的大大小小全都綁滿了繩子,甚至萌寶織毛衣的時候,把雙手也織進去了。
他倒吸了一口寒氣,脊梁前所未有的冷。
由紀夫帶著萌寶找到了心理醫生,被診斷為“強迫性緊縛癥候群”。這種病癥的表現就是不停地捆綁身邊可以捆綁的東西,甚至自己的身體。
如醫生預期,萌寶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她把家里所有地方都綁滿了繩子,再把自己綁在一團又一團的繩結里。她甚至在和由紀夫的合照上,用針線緊緊縫補捆綁兩個人的臉。
萌寶已經深陷捆綁的痛苦與瞬間快感中無法自拔,“緊緊地……牢牢地縛吧!”她用絕望又冷靜的語氣乞求由紀夫。
由紀夫的眼神里,亦是深深的絕望。他用家里所有的繩子在萌寶身上綁上各種緊繃的繩結。按照她的要求,緊緊地把她縛在墻角。
翌日醒來,由紀夫卻被五花大綁在地上不得動彈。
墻角的萌寶,早已逃走。
“我向你妥協,是為了控制你。”
片子不過45分鐘,看完后我竟感覺像零下幾十度般陰寒。
就如當年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黑天鵝》一樣,一旦人陷入“精神黑洞”中,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旁人的理解寬容,就會越陷越深,永遠到達不了“黑洞”的洞口。
萌寶會患上“強迫性緊縛癥候群”,明顯和她與丈夫基本沒有真正的交流,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有關。兩個人雖然同住一個屋檐,但是在精神層面上卻是一對“陌生人”。
片子中由紀夫看上去會滿足萌寶的要求,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自我安慰,好像急于完成任務一樣敷衍,并沒有從她的真正需求去考慮。
比如萌寶想要養狗卻送她烏龜,萌寶多次提出去郊游都以工作為理由拒絕,在初期覺得萌寶有些不對勁時,沒有及時關心她,以至于病情發展到了無法控制的階段。
而萌寶又是一個缺乏自尊的人,她對幸福與否的評判完全依附于別人,不對自己的快樂與安全感負責。
她一開始覺得自己的牙齒很丑,會破壞在愛人心中的形象,便選擇帶牙箍矯正。
這樣的人太過于依賴別人的看法,容易演變成“討好型人格”。于是脫下牙箍后,愛人表示不喜歡,她便做出了“一生戴牙箍”的妥協。
妥協的背面是強大的控制欲。
當由紀夫沒法滿足她愛與安全感的需求時,她從繩子的身上找到了“安全感替代”。繩子綁住的東西背后,就是想綁住由紀夫,讓他永遠在自己身邊,永遠愛她不離開她。
不瘋魔不成活,當控制欲到達頂端后,她終于緊緊縛住了愛人,最后卻選擇逃避離開。
“請別以愛的名義,禁錮別人的靈魂。”
癲狂的背后,萌寶是否在童年時曾遭遇過嚴重的情感創傷?比如父母婚姻生活不和諧,對她缺乏關注,或是有過目睹一方背叛拋棄家人的經歷?以至于她會通過這種極端行為的手段來獲取伴侶的愛和關注?
結果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從沒真正感受「安全溫暖的愛」的人,他可能真的不懂如何愛別人。
人的養分吸收能力有限,再濃烈的愛,也無法隨意滲入他的肌膚、他的頭發,何況是人心呢?
但愿你在學習愛的路上,不要隨便以愛的名義,禁錮別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