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間最大的奢侈,就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度過時光。
忘年的知己曾說,人類要達到的終極自由包括三個方面,財務自由,精神自由和時間自由。我們有些人,在實現財務自由的道路上奔跑,有些人放棄財務自由去換取時間自由,但大多數人,比精神自由還有很長的距離。
二十多歲,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時間被完全地出賣給公司和領導。沒日沒夜的加班,周六周日不是工作就是做工作計劃,就算在家也會滿腦子想著工作的優化方向。偶爾和同事們在一起,飯后打個麻將、聊聊八卦、看場電影唱唱歌,已經算是非常難得的休閑;但其中免不了還是有很大的功利社交的屬性。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馬拉松,那么我們就是那群剛起跑的人,一心想著要在第一個彎道就超過身邊的隊友,所以咬著牙使著全力,拿出沖刺的速度來跑這比賽的開場。
到了三十歲上,情況變得有些不同。如果運氣好,有些人已經跑在第一或者第二集團軍。舉目四望,看到邊上的人都在勻速前進,一下子壓力也沒有這么大了,得到了一些閑適的空間。這時很多人就不得不思考自己該往何處去,該不該繼續跑,或是該以什么樣的節奏來跑接下來的賽程。
我站在三十歲上,看那些四十知天命的前輩,有很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寄情于山水,逍遙不羈;有些醉心于文玩,與古人交流得到心靈的慰藉;還有一些年富力強,昂首闊步走在大企業領袖的青云之路上。
有一位前輩說,她現在吃穿不愁,但是她非常的羨慕我們和那些比我們更小的人。年輕人擁有更多的時間,而時間意味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他們那一輩人在二十多歲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時刻,卻沒有我們今天所廣泛擁有的一種資源,就是自主選擇的意愿和環境。
自由的精神,意味著堅強、獨立,不恐懼,不隨大流,不需要從外界獲得安全感。然而這種意義上的精神自由,這即使對我們這個世代來說,也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中國無論是制度還是文化,仍然是一個要求從眾的社會。任何想要特立獨行的年輕人,遇到的阻力、付出的代價,都要比普通的同輩大得多。
前幾天看了一對著名小夫婦的旅行博客,龍二喵。工作四年然后辭職,花了兩年時間環游世界,穿越南極北極和美洲,穿著婚紗處處留下合影。留言評論區有很多質疑的聲音,女主角回答說:其實很多事情真的沒有想象的那么困難,最值得恐懼的,僅僅就是恐懼本身而已;大家最不能相信的,他們只是努力去做,就真的能做成功。
由此可見,其實精神自由,才是最難達到的自由。我們人類是社會動物。當我們感覺到來自群體的壓力時,就會呆若木雞,突然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氣,就像在暗夜中被燈光射住的小動物一樣,驟然冰凍和停滯在原處。
我還記得,二十七二十八歲的時候,在某些節假日的下午,和好朋友一起去風光秀麗的咖啡廳,帶著心愛的書本,點上咖啡和蛋糕,消磨五六個小時。有時候心里會涌起一種喟嘆,幸福和空閑到自我懷疑,怎么可以有這等美好的享受。哪怕只是一方小小的時間碎片,此時可以不去考慮奔跑的方向,責任和義務,只是沉浸在純然自我的愉悅之中。對我而言,世間沒有任何更高的享受了,恐怕毒品和性,也比不過此間剎那。
錢,數不盡的金錢。其實最重要的含義,只不過是購買你按自己的意愿享用時間的權利罷了。如果我不只是在庭院里喝杯咖啡,而是想在北極的極光下露營,或在阿爾卑斯的冰雪上方滑翔,在美國的紀念碑谷縱馬馳騁,或是和世間最聰明的頭腦一起喝下午茶。這就不是光靠精神自由和時間自由能夠達成的,還需要有高度的財務自由。對于最終極的自由,這三者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
世間最大的奢侈,不僅僅是按你自己的意愿來度過時間。你還需要有想象美好愿景的能力,你還需要有實現美好愿景的財力,最終你要實現的,是你所享用的這些時間的質量是以前的自己望塵莫及的。
我們腳踏實地,渺小卑微。同時我們仰望星空,壯闊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