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都要被隱藏。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仰望星空,你會看到今夜的星星那樣稀少,而嵌在星空的一彎明月也始終是那樣的黯淡無光,不知何時,繁星滿天、明月高掛的景象已經離我們而去,我們很少再見到他們;走出家門,駐足在電線桿,你難以再看見麻雀、小鳥在那兒嘰嘰喳喳的鳴叫,就連枝椏上也很少見,以前我們可能覺得他們很煩人,但現在想聽恐怕也聽不見了吧;來到小河邊,當我們想看一看水中的游魚,想看一看河東先生筆下的“皆若空游無所依”。不必說游魚“往來翕忽”,就算能看見清澈的水就已經不錯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什么?是他們藏起來了嗎?是他們不愿面對我們,選擇離我們而去了嗎?不!不是!是我們對環境的破壞,讓他們不得不藏起來,免受我們的傷害。在鄭州有一個房地產項目,叫“鄭州森林”大路兩旁粗壯的法國梧桐搭肩成蔭,但也只不過是兩排茂密的行道樹而已。說起來,“鄭州森林”這個詞讓人傷心,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鄭州綠化率在全中國城市中居第一位,如今樹被大量砍伐,法國梧桐已所剩不多。
圖片發自簡書App
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對待環境是我們真的不喜歡鳥語花香,山清水秀的景象嗎?我想不是。是因為我們為了發展中國,讓環境惡化,我們對于鳥語花香,山清水秀一面的渴望被藏起來了吧!什么時候我們這一面才能不被我們給隱藏起來,暴露于世間?再現當時的動人景象。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