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影院之前,朋友圈里就刷屏了《記憶大師》,我幾乎是懷揣著巨大的期待走進影院,在種種線索之中,在劇情進展到一半的時候我便猜到兇手是陳姍姍,但是結尾出其不意,將矛頭調轉,讓我覺得意外的時候并沒有“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而是覺得相當生硬,甚至有些漏洞。偏偏我又是很強迫癥的一個人,受不了這種如鯁在喉,于是把所有的疑點羅列分析,部分是與朋友討論出的結果,另一部分參詳不透,也請看官們各抒己見。
1、 陳姍姍與沈警官疑點分析
最初,所有的矛頭幾乎都指向了陳姍姍(以下簡稱陳),讓我幾乎篤定她就是兇手:
(1) 李慧蘭說:“我覺得你很惡心,我是不會跟你在一起的。”——如果陳是女同,則很容易理解;
(2) 陳主動約張代晨,想要對張代晨下手,動機分析:①她擁有了江豐的記憶,愛上了張代晨,她殺死的都是自己愛的人;②她在認識張代晨的時候,剛好張代晨胳膊受傷,江豐發狂,她誤會江豐對張代晨家暴;
(3) 在花市,陳說:“我這個人,如果是覺得幫到別人的事情,即便是超出了自己的職責范圍,也會去做。”——如果她是兇手,則認為自己殺死那些女性,是幫助她們解脫,這是犯罪前的一個預示;
(4) 在花市,陳說:“我要去我家的老房子拿點東西,你能陪我嗎?”——她聲稱花房是自己家的老房子,這點與兇手的記憶吻合。
但是,在結局揭秘是沈警官(以下簡稱沈)時,一切都被推翻,重新解釋這些疑點,只能如下:
(1) 李慧蘭說:“我覺得你很惡心,我是不會跟你在一起的。”——沈是因為童年陰影,對于母親的死懷著一種愧疚,想通過李慧蘭的事情對自己進行救贖,但是李慧蘭并不理解她,反而對他說惡心,導致他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同時覺得李慧蘭不可理喻),殺死李慧蘭一是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引發的憤怒,二是覺得只有這種辦法才能夠讓李慧蘭解脫。但是我覺得很奇怪的點在于怎么理解他對李慧蘭的愛——因為我覺得他更多的是從李身上看到了母親的影子,只是想要幫助她,如果一定解釋為愛的話,那就是因為母親的影響而產生的對于這類被家暴女性變態的愛,這種愛是成全他自己成為救世主角色的一種光環設定,并不是真正的愛情。在花市,陳說是她幫李慧蘭報警的,再見到李,李已經是一具尸體了。所以,是陳報警以后,沈認識了李,從而不停地介入李的家事,而李一直覺得家庭暴力是自己家庭的事情,沈的強行介入,要帶她走這種做法,令她惡心。
(2) 陳為什么主動約張?如果陳不是兇手,那么根據她替李慧蘭報警這件事來看,只能說她是一個正義感很強的人,她主動接近張,只是為了保護張,避免慘劇再次發生。
(3) 在花市,陳說:“我這個人,如果是覺得幫到別人的事情,即便是超出了自己的職責范圍,也會去做。”——陳指的事情是帶張到花房躲避江豐。
(4) 陳將花房稱為自己家的老房子——這一點與朋友討論認為,如果說實話,就要解釋半天,這樣聲稱是自己的房子,比較容易讓張信服,只是圖一時方便。
2、 細節分析:
(1) 為什么張太太說她到李慧蘭家中時間是9:01,當時李小蕓聲稱什么事情都沒有,而警察局接到電話是9:03,李慧蘭已經死亡?
因為李小蕓對兇手說:“是爸爸殺死了媽媽,對嗎?我會等你走了以后再報警,不然你會有麻煩的。”這個細節證明的是李小蕓撒謊,這兩分鐘不是發生命案的時間,而是兇手逃離現場的時間,實際上,兇手是在9:01之前就已經殺死李慧蘭了。
(2) 為什么兇手會在殺死李慧蘭之后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這個笑容是黃渤演的,他說在夢境中,他覺得殺死了李慧蘭是讓李慧蘭解脫,他為她感到高興。但是這個笑容并不是在他殺死李慧蘭之后,而是在李小蕓說:“是爸爸殺死了媽媽,對嗎?我會等你走了以后再報警,不然你會有麻煩的。”之后——這說明,李小蕓知道兇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但是她選擇撒謊,包庇兇手,因為她認可兇手的做法確實是讓自己的母親解脫了(張太太說過,李小蕓對她父親聲稱“她就算是死了也比跟你在一起好”)。而沈警官也知道李小蕓在知道真相的情況下撒謊來包庇自己,這種行為就證明李小蕓對他的做法的認可,這種同理心之下的認可使他從童年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完成了一種對自己的救贖。
(3) 沈警官為什么要去恢復記憶?
沈警官是在查到有人與江豐調換了記憶號碼牌以后去的“記憶大師”,當時他不知道自己刪除的記憶是什么,不確定兇手是不是自己,所以選擇恢復記憶進行驗證:如果自己的記憶與江豐的妻子張代晨有關,那就證明自己拿的確實是江豐的記憶,而江豐拿的是自己的記憶,自己就是兇手。
(4) 沈警官的母親手中的魚代表什么?
在江豐的夢里,他看到女子手中飛舞的金魚,這個金魚被其他人說是超現實的東西,關于魚,我認為有三種解釋:
①因為記憶不是夢,所以記憶中本身就有這個超現實的魚存在,那屬于記憶中妄想的部分,是對兇手雙重人格的印證;
②由于在看到魚以后,江豐被男人(應該是兇手的父親)按在水里,掙扎起來以后發現是在沈母死亡的浴缸里,所以這個魚代表的是兇手覺得母親死在水里,變成了一條魚,自由自在的飛翔,終于解脫了;
③在花房,沈母在沈警官小時候,在他手上畫了一條金魚,這個魚飛了,應該象征的也是母親的死亡(離開了自己);
3、漏洞分析:
(1) 為什么沈警官勸江豐去刪除記憶,又在結局想要殺死江豐?
其實,如果沈警官勸江豐去刪除記憶,將這段記憶徹底刪除以后,沈本身就安全了,沒有必要最后再布局殺死江豐。所以,應該是沈在勸江豐刪除記憶的時候就已經起了殺心,但是這個時候在警察局不好動手,沒有作案條件,所以以刪除記憶為借口,放江豐出去,遠離警局,制造作案條件。
但是,如果江豐真的刪除了記憶,他就不會去作案地點(花房),這個條件就不成立,詳見下條。
(2) 沈警官對江豐說:“你終于來了,按照我的設想,應該是陳姍姍對你老婆動手,你殺死陳姍姍,而我最后失手打死你。”這樣的設想,在于沈警官確定江豐一定會來花房,而實際上,因為在沈警官去花房的時候,江豐去記憶大師刪除記憶,所以江豐是否會去花房是一個隨機事件:
① 如果江豐刪除了記憶,他根本就不記得關于花房的任何事情,對于根本不知道花房代表作案地點的人來說,沒有去花房的動機,而且他也找不到花房的具體地址;
② 如果江豐沒有刪除記憶,他記起來所有的事情,會知道鏡子里出現的是一個小男孩兒,與陳姍姍性別對不上,所以兇手不是陳姍姍,那么張代晨和陳姍姍在一起就是安全的,江豐沒有去花房的動機;
而在沈的設定中,江豐一定會到,所以他先動手,在江豐趕到之前就已經打暈了陳姍姍和張代晨(其實我沒懂按照他自己的設定為什么沒有直接打死張和陳,如果說是這個時候他因為擁有江豐的記憶而愛上了張所以沒有殺她,這與兇手殺的都是自己愛的人的設定矛盾),如果江豐不來,他該怎么收場?
有一種做法是江豐不來,他殺死兩人,說陳姍姍殺了張代晨,自己失手打死陳,但是如果是②的情況,江豐知道兇手性別與陳姍姍對不上,沈是沒有辦法嫁禍陳姍姍的。
(3) 為什么江豐看到鏡子里是小男孩就趕緊坐起來不做手術了,這個時候應該意識到的有兩點:①兇手不是陳姍姍,性別對不上——這說明兇手另有其人;②這件案子是幾十年前的,時間對不上,所以受害人一直找不到。江豐第一反應有兩個選擇:一是告訴雷子,二是先確定張代晨的安全再告訴雷子,而江豐明顯選了后者,在確定張代晨并不安全的時候已經沒有時間告訴雷子了。
但是在江豐趕到花房時,他仍舊認為兇手是陳姍姍,所以才會指著沈警官問他:“你要她付出什么代價?十年?二十年?”這證明此時他心中兇手還是陳姍姍,這與①矛盾;
而如果江豐只意識到時間問題,我認為這一點不足以讓他有這么大的警覺的反應,這個意識的重要程度與他反應的激烈程度矛盾。
——暫時燒腦這么多,如果還有其他要補充的,歡迎小伙伴們留言討論,一起燒腦~
《記憶大師》細節分析——如果記憶會撒謊
Paste_Image.png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日偶然看到某app推薦的一部會員電影,點進去看的原因是主演是我的男神段奕宏和喜愛的演員黃渤,我看過的這兩個演員的...
- 零點映第一遍,上午接著二刷:《記憶大師》 直觀感受,《記憶大師》作為中國的懸疑驚悚片,很有意思。 懸疑推理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