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制度》| 陳嫚解讀

《生育制度》| 陳嫚解讀

《生育制度》| 程嫚解讀 關于作者
費孝通,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1928年,費孝通在蘇州大學就讀醫學專業,因受進步思想的影響,和魯迅先生一樣棄醫從文,先后在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學習社會學。1936年費孝通考入倫敦大學經濟政治學院學習社會人類學。在此期間,他以調查資料為基礎所撰寫的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被認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國外許多大學的社會人類學系把它列為必讀參考書之一。
費孝通也因此榮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頒發的1981年度赫胥黎獎章,成為第一位接受這項榮譽的中國學者。赫胥黎獎章是1900年為紀念《天演論》的作者、英國博物學家赫胥黎而創設的,是國際人類學的最高學術榮譽獎。費孝通一生從事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寫下了數百萬字的著作,比如《鄉土中國》《鄉土重建》《費孝通社會學文集》等,為中國人類學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
關于本書
《生育制度》是費孝通前半生學術生涯的代表作。一般研究婚姻和家庭問題,通常是從生理和心理角度去考慮,《生育制度》卻不同,它從社會角度去探討婚姻和家庭的作用。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礎上,費孝通先生就婚姻和家庭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向我們展現了關于人類種族延續的一系列生育問題。它不僅告訴我們當時的中國人,特別是中國農民和中國農村社會是怎么看待生育的,還說明了中國文化對中國人生育觀念的影響。
盡管社會在不斷發展進步,《生育制度》中的很多理論觀點在當前社會依然是適用的。但畢竟出版到現在已有70多年,它還是有一些內容不完全符合當下社會的實際情況。這就需要我們用書中理論對當前社會現狀進行反思,才能更好地理解這本書的價值。所以,這不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一本拓展常識的科普讀物。甚至日本人也看出這本書的價值,目前已經有兩個日文翻譯版本的《生育制度》。
核心內容
本書思想核心是:生育制度的起源、內容和意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重點內容:
第一,生育為什么會成為一種制度?到底什么是生育制度?
第二,作為生育制度的基礎,婚姻的社會意義是什么?
第三,家庭是社會的基本三角關系,它是如何維護社會結構穩定的?
點擊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第一,生育為什么會成為一種制度?到底什么是生育制度?

生育制度是費孝通先生自創的一個詞語,它是指男女結合成夫婦,生出孩子,并共同把孩子撫養成人的整個過程,也就是說,不僅包括“生”還包括了“育”。費孝通認為,生育的一整套活動不只是自然性的事情,而是社會的基本需要,對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個不可替代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社會完整是個人健全生活的條件,社會完整必須保證人口的穩定。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這就威脅了社會結構的完整,要維持社會的完整,需要通過生育不斷產生新人。第二,生殖是損己利人的,并非人人都愿意生育后代。而且人類可以在享受性愛的同時,采用避孕的方式不去承擔生殖的后果。因此,人的自然生殖無法保障種族的延續,必須有社會手段進行干預,于是就產生了生育制度。

第二,作為生育制度的基礎,婚姻的社會意義是什么?

婚姻是確立雙系撫育的一種文化手段,婚姻的社會意義就是為了由男女雙方共同撫育后代。雙系撫育是指由父母雙方共同撫育孩子,包括生理撫育和社會撫育。生理撫育是指給孩子吃飽穿暖,社會撫育是指教孩子適應社會的各種本領。人類社會是以男女性別為分工基礎的,這就決定了雙系撫育的必要性。孩子只有通過男女組成的團體才能獲得完整的撫養和教育。社會對婚姻采取了許多保護手段,比如用法律保護婚姻,用宗教、倫理和經濟來保證婚姻的穩定性等等。
【案例】
在廣西的一個叫做花籃瑤的地區,女子結婚后可以經常回娘家住,一直等到與丈夫有了孩子以后才到夫家住下來一起生活。而且結婚酒是和滿月酒一起舉辦的。這并不是為了省錢,而是他們認為,生了孩子后夫妻關系才有必要得到社會的認可。

第三,家庭是社會的基本三角關系,它是如何維護社會結構穩定的?

費孝通先生認為,社會結構主要有三個層次:家庭、親屬體系和社會。家庭是父、母、子三方所組成的一個三角形結構。夫妻只是兩個點,構成了三角形的一條邊,只有第三個點也就是孩子出生了,這個三角形才形成。孩子撫養成人后,離開原來的家庭組織新的家庭,又開始新一段的生育過程。舊家庭三角關系的破裂,也正是新的三角關系形成的開始。這樣代代相傳下去,就可以維持社會結構的穩定和完整。
社會繼替就是生育制度的終極目的,只有合理繼替,才能保證社會結構的完整和分工的高效。在相當長的歷史時間內,最普遍的繼替原則就是親屬原則,一是因為親屬關系富有特殊性,以親屬關系作為某件事的資格,可以免去很多糾紛。二是因為親屬間沒有兩個人的關系在親疏程度上完全相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長幼有序、嫡庶有別,所以按照親屬原則進行社會繼替,不但清楚而且容易遞補上去。
金句

  1. 社會制度是人類活動的一種有組織的體系,任何社會制度都針對了社會的某一種基本需要。
  2. 男女結合成夫婦,共同把孩子撫養成人,這一套活動不只是自然行為,還是社會的基本需要,這就是生育制度。
  3. 生理撫育是指給孩子吃飽穿暖,社會撫育是指教孩子適應社會的各種本領。
  4. 家庭是父、母、子三方所組成的一個三角形結構。
  5. 費孝通先生認為,也正因為這些制度不能盡善盡美,人類的制度才永遠在變動之中。
    撰寫:陳嫚腦圖:摩西轉述:顧一菲
    5366人寫了筆記
    寫想法 復制 分享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