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4歲,不大不小,出生到現在,兩個世紀的過渡期,如此巔峰地位,難免會有一些壓力。
我得先說說自己,畢業兩年,從小到大讀書十幾年,書讀的不多。
到后來突然有一天——在我已經參加工作,像一切普通的畢業生那樣告別學生時代,以清澈而稚嫩的身心,步入煙火人間,初嘗生活種種,社會百態的時候。到了今天,到了內心已經逐漸平淡和強大到幾乎可以無謂人言的時候,我回過頭去看那些青澀筆記,汗顏之余,我驚訝于我也有了一種長輩的心態。
工作后不能說勤勤懇懇,但也是花了心思把每一件事做到全力以赴,不好不壞。有過憋屈、委屈、窩囊、氣憤、內疚、后悔……并一直沒有間斷過,真正能做到萬箭穿心后巋然不動的人很少,我只是普通人,普普通通的將這些通通化成憤怒的詞從嘴里放出去。
在家人或者親戚朋友面前,我是個乖后生,我相信我這這樣的人很多,基本大概的活在別人的期望當中,雖然也沒有過高成就,只是有份穩定稍顯體面的工作和看起來還不算太少的工資罷了。
循序漸漸,按部就班,接下來的事就是要找個好姑娘。
我要找的姑娘,姑娘不必漂亮,但是得有對眼的感覺,于是我開始樂此不疲地在“合適”與“不合適”之間錙銖必較,不肯高攀也不肯屈就,就這樣在感覺里堅持自己的平衡,等著遇到一個合適的人。這就是在很多朋友眼中的眼光高,標準高,說來其實也談不上。等我真正遇到了,我要帶你去很多地方,云南、上海、廈門、杭州、蘇州、東北、西安、海南、福州、拉薩和大余干.......因為好些個地方是我一直想去但又不想一個人去的地方。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感情必然都有原因,無論自己是否意識到這一點。而我身上幾乎是沒有任何優點,哥們個子不高,長得不帥,不會賺錢,家里也沒錢,非要說點什么話,最突出的便是平淡無爭,需求的也就是安定平穩。所以哥們從來也不敢奢求什么,活著本就是沿著時間往前行走,既然每走一步都不會重復也不能回頭,何必天天鼓勵自己上足了發條狂奔?刻意的去追求在我看來根本是透支情緒的行為,所以從很早以前哥們就對艷遇,或者心靈雞湯之類東西視而不見。
再有得說說,我眼里的人在熱戀時總是往往充滿信心,以為無論如何都會與對方走到最后;而正是這份篤定讓他們忽略了將要面對的一切變化,至少我身邊的不少人就是這樣。舍近求遠,到最后弄的身心俱疲。每個人的心底也都藏著一條最基本的守則:“不想被當做異類。”于是隨波逐流,從無關緊要的小事開始,慢慢大至重要的選擇,最終被同化在人群,到最后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有了相應的模版,從戀愛到結婚到生小孩幾近都是照搬照抄,腦子不累但是心累。可能我以后也會是這樣,因為大家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