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之萌芽

“美好的肉體源源不斷,可有趣的靈魂缺越來越少。”作為一個不是擁有美好肉體的普通人來說嗎,希望我能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

運用心智獲得解放。一直以來,總覺的自己愛胡思亂想,想東想西,但是光從肉體表面來說,我與其他其他人是無差的。但是從初中以來,一直都感覺自己會多想那么一點,多想證明自己要獲得更像想像中的自己一點,但是發現周遭的人并不是跟你一樣,那么就只能隱藏起這份感覺。難道我就是這么不合群嗎?在大學,從來不在寢室看書,為了合群,在政府上班,從來不談論工作與加班,為了合群,在公司,從來不討論夢想,為了合群。所以這就是真正的自己嗎?

以前一直都有在讀書,但是從來沒有真正的用“我”去讀書,更多的是過眼就過。以前讀的書大抵也忘記的差不多了,努力想在腦海里面回想一點內容,但是卻是什么都回憶不起來。

翻開李笑來<把時間當做朋友>就看到“運用心智”突然讓我茅塞頓開,終于找到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的感覺,作為人,我們的身體與200W年前的人的身體無差,包括DNA信息代碼也一樣,但是作為現代人,我們與古人之間的差距更大的體現就在擁有真正的意識去控制自己的大腦,控制自己來自于作為人類本身的欲望。

看到李老師說他35歲才開始對于心智和時間有所頓悟,內心突然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因為我在27歲就有幸觸摸到李老師總結下的寶貴理論經驗。對于心智,我也并不知道何時起,自己開始有了心智的萌發,因為作為本身的自己也是沒有覺察到的,在我讀書的年代,并沒有老師會關注到你的心智,老師和家長和我自己更多的是關注成績,仿佛100分和50分就代表著界定2個人的智商高低和做人定義,100分你就是好孩子 50分你就是壞孩子。自認為自己的心智萌芽是在高3的0診斷考試,在高三之前,作為一個崇尚于死記硬背的我,對于自己的未來是充滿了信心的,因為對于學校老師出的考卷來說,我基本都能拿到比較高的分數,自以為自己掌控了世界,仿佛美好的明天在等著我,然而0診成績的公布,給了我猝不及防的一棒,440,基本宣告連3本的本科線都過不了的。我的世界崩塌了。我認識到了我與那些"優秀"的(當時的自己定義的)區別,我開始明白與他們對于這個世界的認識和對于自己的認識是不一樣的,我也開始直發的用批判性的思維去批判自己,這樣死記硬背的方法是好的嗎?對于考大學是我人生的終級目標嗎?為了尋找答案,我就開始運用自己的方法去尋找答案,最簡單的答案就是找書。買了很多的勵志書籍,還有青年文摘,還有俞敏洪關于青春關于奮斗的書籍。看了,得到了精神雞湯,第二天也就忘記了。到了今天,才明白。是因為我的心智沒有大開,我其實對于這些"心靈雞湯”并沒有吸收任何一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