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舜英的廣告所傳播的并不是完整的商品信息,她總是對一切秩序和構成進行消解,使廣告處于一種動蕩的否定和懷疑之中,根本拋棄邏輯敘事而展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關聯偏差。
譬如我好喜歡中興百貨春裝上市《書店篇》,她說“有了胸部之后你還需要什么?腦袋!到服裝店培養氣質,到書店展示服裝?!?br>
這種表現風格、情境、畫面與廣告主題松散相連,使廣告成為消費者主體不確定意識的張揚。
而在《奉茶篇》中,廣告話語又體現出對不確定世界的環境、現實、創造的“內在性”適應:“服裝和化妝品的價值很可能不只是外貌膚淺的美好,真正愛流行的人自然找得到他存在的理由”。
相比較而言,大陸廣告界永遠都是簡單粗暴的利益點疊加,滿減返跳樓價五折起等等。
也許這就是市場經濟高速發展,文化斷層割裂帶來的必然癥結。
很難講對錯,是歷史的必趨吧。
然,講真,期望將來可以像許舜英一樣做個有lifestyle的廣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