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從各種雞湯公眾號滿天飛之后,我發現言論越來越令人好笑了……
也確實,有一些女性因為照顧家庭久了,仿佛沒有工作就沒有了價值感,特別是遇到漠視其為家庭所付出辛勞的老公,甚至周圍的三姑六婆都會跳出來說,去找個工作吧。
“家庭和事業可以兼顧”
“你可以找個兼職掙錢,實現經濟獨立?!?/p>
“男女平等,你不需要任何人養,你可以自己掙錢養活自己。”
還有公眾號寫自己帶兩個娃,也能靠寫公眾號掙錢,實現經濟獨立,她有沒有提到背后有多少支持,她的起點有多高,學識和工作經歷甚至智商等系列先決條件?
這樣的雞湯,是有毒的。
導致男性推卸養家的責任,女性鉆進一個牢籠,將家庭經濟困難歸結于自己,沒有事業,沒有工作,靠老公養活,生出一股莫名其妙的自卑感來。
說莫名其妙,是因為,你沒有看到自己對于家庭的價值,你沒有堅信你的價值是老公所不能給予這個家庭的。
他掙錢養家辛苦,你勤儉持家教育孩子同樣費心勞力。
生而為人,人格上大家都是平等的,男女體能不同,分工不同而已。
就算同為女性,自從出生,家庭環境,自身條件,頭腦思維模式等系列決定未來生活好壞的條件都是很個性化的,極其私人的。
這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有同樣形狀的兩片樹葉一樣。
別人可以不一定你也可以。
別人力所不及你或許可以。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可是,往往,許多人就被那些毒雞湯激勵著,作者說她可以,你也可以,然后,你去做了。
焦慮,焦慮,最后只剩下焦慮和自我懷疑。
親,別懷疑自己,應該去懷疑那些給你灌輸價值觀的人,居心何在?
2
我是舉雙手贊同,女性經濟獨立的。
女性有工作是好事,天大的好事,在這個金錢至上的男權社會,女性要贏得尊重,似乎只有一條途徑,有工作,特別是個能掙錢的工作。
這些公眾號沒有提及的是,許多女性維持一份工作是放棄了作為一個母親的責任的,這個過程中,她可能解放了。
可是,受害者是孩子,缺少母親陪伴的孩子,被寄養在爺爺奶奶那里的孩子,導致的感情缺失,成年后可能出現的親子關系緊張問題,這些后果有沒有人告訴她們呢。
另外,最可笑的是,筆者們似乎都忘記了用輿論來要求下男性。
男性的責任自古以來不就是提供住房以及一家人的食物嗎?
要說現在人心變了,在誘惑面前許多人都禁不住誘惑,女性保持經濟獨立至少在被人拋棄后能養活自己。
我去。
為什么輿論不是去引導我們的男孩子如何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為什么不是去要求一個男性對家庭和孩子負責?
所以,我們社會對于男性是太不信任還是太寬容,先假定他們是受不了誘惑的,就勸你們的老婆在照顧家庭和接送孩子的空檔去找一份收入,多么貼心,男人們,你們盡管去浪好了……
3
自從網絡購物大行其道,各種節日多得就像是家常便飯。
前幾日開始,輿論就一邊倒地吆喝,買買買。
女性購買力驚人,這商家也是不遺余力,抓住了女性致命的弱點,猛攻其致命傷,什么詞尊貴用什么,什么詞好聽用什么,極盡討好之能,毫無道理可講。
原本一個尊重女性的傳統節日,在商業氛圍下完全變味了,當男人以為送你一件禮物你就開心了,送一件奢侈品你,就不用花時間培養感情了,給你卡,讓你隨便去刷,你就滿足了。
所以,被“女王”的親們,節日快樂嗎?
我是絲毫樂不起來。
人心漂浮在半空中了,還如何安穩?
麻煩作者們在收錢的同時,請讓文字保留一點尊嚴好嗎?
除了誘導粉絲去買買買中獲得快感,難道別的就不值得你們碼字嗎?
所以一邊在勸著女性經濟獨立,一邊在鼓勵花幾個月工資去買一件奢侈品,然后在這個圈套里總也走不出去嗎?
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個隨時強迫你洗腦的商業社會顯得多么重要!
全民“歡”度“女王節”的節日過去了,我們該冷靜下來思考一下了吧。
你心底最渴望的快樂來源于哪里?
什么才能讓你內心安穩?
愈發頻繁的節日,愈發頻繁地購物狂歡,你還能從中獲得快樂嗎?
有沒有感覺,女性在商家的鼓吹下名義上地位被提高了許多?
美女——仙女——女神——女王
什么打怪才能升級?
胡扯!
商家只需用廣告一吹就好了。
好期待,明年此時,女王們被吹到什么級別了。
最后,祝所有女性做自己內心世界的主宰,做自己的女王,而不是被“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