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從日暮到清晨,天花板上的燈不知道盯了有多久,床和廁所兩點一線,時空靜止地可怕,心里一片荒蕪。整個人就像一株泡爛的白菜,蔫蔫地等著,等著時間過去,等著自己能重新活過來。
“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變成了這個模樣?”我一直在不停地問自己,卻始終找不到答案。
可能是對新的一年不再憧憬的時候,可能是發現對任何事執著都沒什么必要的時候,可能是真誠被浪費的時候,可能是對人性失望的時候,可能是不再相信明天會更好的時候,可能是一記重擊,可能是溫水煮青蛙,生活的熱情已經消磨殆盡。
有人說:人對活著的興致像塊膠布,被反復利用,或者沾上太多土,就失去了粘性。小時候無比渴望長大,渴望長大后能賺錢自己買零食吃;等到真的長大賺到了錢,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想吃零食了。所謂的成長,真正經歷過,才發現,眼淚遠遠多過歡笑。理想難敵現實,成年人的世界必須保持情緒穩定,很多事情無能無力卻又無法改變,拼命后的終點卻發現只是別人的起點。
只有人問我們成功了沒,卻再也沒有人問我們開不開心,就連自己也懶得關心,任憑身心沉在泥潭里,沒有掙扎。不知道春天什么時候才來,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重新開心起來。
偶然看到一本書,《斑馬為什么不得胃潰瘍》讓我對“開心”有了不同的感知。斑馬,其實是一種生活在高壓下的神奇動物,它們的生活環境極其嚴峻,既要時刻提防虎視眈眈的掠食者,又要隨時準備處于饑餓狀態和犧牲于獵人布置的陷阱……隨時面臨著性命不保和嚴重受傷的境遇。但它們卻始終悠然淡定,當被獅子追捕時,它全身的機制都會進入緊急狀態,以最大速度奔跑的同時,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即便身上受傷也能暫時麻痹以防休克……各項生理指標都會及時配合和幫助它們擺脫危險。然而一旦度過危機,幸存下來的斑馬可以立刻從緊張狀態恢復平靜,繼續悠閑地吃草,心跳血壓等生理指標很快就能重新恢復到正常水平。
所以,在應對壓力上,斑馬真的比我們智慧地多。斑馬不會在被追殺之前就未雨綢繆地擔心,在僥幸逃脫之后還惴惴不安。更不會像人一樣考慮老了以后養老金怎么發,第一次約會該怎么說話。
正是因為人太聰明,才容易被自己腦袋里的想象嚇倒,無時無刻不被壓力困擾。保持簡單的態度和想法,去除多余的擔心和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