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花大都是五瓣,梔子花卻是六瓣。山歌云:“梔子花開六瓣頭。”梔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處微綠,極香,香氣簡直有點叫人受不了,我的家鄉人說是:“碰鼻子香”。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于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
——頗有個性的一段評述。第一眼就讓人捧腹大笑。
張家口的山西梆子劇團有一個唱“紅”(老生)的演員,經常在幾縣的“堡”(張家口人稱鎮為“堡”)演唱,不受歡迎,農民給他起了個外號:“車前子”。怎么給他起了這么個外號呢?因為他一出臺,農民觀眾即紛紛起身上廁所,這位“紅”利小便。這位唱“紅”的唱得起勁,觀眾就大聲喊叫:“快去,快,趕緊拿咸菜!”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吃白薯吃得太多了,燒心反胃,嚼一塊咸菜就好了。這位演員的嗓音叫人聽起來燒心。 農民有時是很幽默的。
——哈哈,原來如此~
山西人還愛吃酸菜,雁北尤甚。什么都拿來酸,除了蘿卜白菜,還包括楊樹葉子、榆樹錢兒。有人來給姑娘說親,當媽的先問,那家有幾口酸菜缸。酸菜缸多,說明家底子厚。
——長見識了
我們那里很多人家都有個臭壇子,一壇子“臭鹵”。腌芥菜擠下的汁放幾天即成“臭鹵”。臭物中最特殊的是臭莧菜桿。莧菜長老了,主莖可粗如拇指,高三四尺,截成二寸許小段,入臭壇。臭熟后,外皮是硬的,里面的芯成果凍狀。噙住一頭,一吸,芯肉即入口中。這是佐粥的無上妙品。我們那里叫作“莧菜秸子”,湖南人謂之“莧菜咕”,因為吸起來“咕”的一聲。
——身為湖南人,我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