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愛看書。
小時候愛看小說和漫畫,對世界充滿好奇。特別是科幻和武俠,對那些個未知的充滿想象力的世界無比癡迷,生活和課本什么的相比之下就沒那么重要了。
哪怕經歷過中考和高考,也依舊如此。
對歷史政治經濟人文總是提不起什么興趣。總覺得:“那跟我又有什么關系呢?”
直到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再荒廢幾年。突然覺得,以前錯過了太多太多。
哪怕愛讀書的習慣一直未變,但感知卻變了。好奇心不變,好奇點卻變了。
似乎從小到大讀的書,都像茫茫宇宙中的星辰,有時閃爍有時隱匿。而大抵大部分時間是隱匿的,只是偶然地閃爍,還得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
有那么很長一段時間,不再看小說,轉而看成功勵志學、個人成長類書籍,看得樂此不疲。好像微醺的人在自嗨,旁人卻是看了個一清二楚。
于是在有限的時間里,幻想惡補各類知識,幻想自己從天文到地理,無所不知。直到現在,潛意識里仍是這樣。
所以,對于讀書這事兒我總是講也講不清楚,想也想不清楚,它對我而言到底多重要。
我是真的愛讀書呢,還是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僅僅認為它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直到剛剛刷朋友圈,我看到我曾經愛的人發了一個朋友圈,內容是一張書本的截圖和一句話。我忽然就明白了,「 讀書 」這事兒對我影響到底有多大。
它真真切切地影響我的擇偶觀。
我從小到大真正愛過的人就那一人。
最初愛上他的原因之一,可能僅僅只是因為他和我一樣愛讀書吧。其次才是性格,才是...沒有才是了...哪怕我倆可能都只是純粹地喜愛「 讀書 」這個動作,這個概念,這個行為,腦子里也不一定有多少真才實學...
卻是因為這個,志趣相投。我們相識于網上的讀書群。大概愛讀書的人,都有著相同的氣質吧。電影《卡薩布蘭卡》里面不是這么說:“你現在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
反觀我曾經的追求者亦或是相親對象,總有著一條不變的定律。若是他愛讀書,或者,戴副眼鏡,我總是可能對他高看一眼,總是可能給他以更多的機會,“再看看吧。”
這么說來,我必須得很可恥地承認,對于不讀書的人,我有著與生俱來的歧視感。可,我為什么要歧視自己呢?我也是個學渣啊!
不管怎么樣吧,對于「 讀書 」這件事兒,我現在算是想明白些了。我愛讀書,我愛的是那份對知識的渴望,我愛的是那份對世界的好奇,我愛的是那份對生活的盼望,我愛的是那份對生命的暢想......
我媽近幾年就老愛數落我,“沒事看這么多閑書干嘛,不趕緊出去找男朋友。”
我心里總是默默反駁:“為啥要去找男朋友?讀書可比男朋友有意思多了!”
人生苦短,不妨做點無用的事兒吧!
很高興能夠加入「 閱益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