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043期詞卡時,我完全沒想到這些詞會是這樣用到的:
10月7日,國慶假期最后一天,我們帶著鼻青臉腫的小蓄電池回到了公公婆婆家。
是的,鼻青臉腫的小蓄電池。
七天長假本是沒有長輩幫帶孩子的逍遙又清靜的一周,而最后這兩天過得實在是太鬧心了,因為時間太短,不夠讓摔得鼻青臉腫的小蓄電池創傷復原,沒看好孩子的罪證簡直是打著著重號一般的被帶回了把孩子的安全健康擺在絕對第一位的公公婆婆家。
傷怎么鬧的?都是滑板車惹的禍。
5號上午,按照蓄電池之父的規劃,行程應該是:樂高班→午飯→迪卡儂買滑板車→回家午睡。然而拿到新滑板車的小蓄電池怎么可能理智的回家睡一覺然后再出去盤新車。
從迪卡儂出門,小蓄電池就激動得要奔向對面的公園(這兩個的地理位置可真是天作之合)。可是讓那么興奮的剛拿到新滑板車的小孩兒乖乖回家睡午覺,光想一下就覺得會是一場特別破壞心情和親子關系的苦戰。也怪我最近過于順從小蓄電池的欲望,幾乎沒有經過掙扎,我們以“反正這時候回家他也不睡午覺”為理由,直奔公園。
就不細講小蓄電池怎么在一進公園大門就扔了新滑板車非要劃船,也不詳述他怎么快速發現滑板車變拖車的實際用途了,就說我們在交觀光自行車押金的時候,小蓄電池在我旁邊輕輕打出一句晴天霹靂:“媽媽,我要拉x。”
什么叫為母則剛,就是天天喊腰疼的中年婦女,能在這么一句口令下瞬間把包扔給爺們兒一把抄起來30斤的配重,邊跑邊問邊找廁所。
這都不是事兒,真正的事兒是:小蓄電池不會蹲著拉x,而除各別公共廁所的環境能讓我接受坐便,外面的坐便就算有,我也不會讓他坐的。
所以,我借力給根本不敢蹲實了的小蓄電池的時候,我們倆的緊張程度是一樣的。畢竟都秋天快冬天了,千萬不能一個不小心讓孩子光著屁股大腿回家呀。
然而墨菲定律顯神通了,小蓄電池特別爭氣,沒有弄臟褲子,但是他弄臟了鞋。當然我都給擦干凈了。但是在把他抱上聯排雙人觀光自行車,夾在我和蓄電池之父中間的時候,我順口說了一句,“你鞋不干凈,可別蹭媽媽褲子上哦。”怎么就這么嘴欠呢,我們這些當媽的,對孩子手接大x都不算什么,在乎什么褲子。
就是嘴欠的這句話,被小蓄電池牢牢記住了,一直記到回家上樓梯。我看他小心翼翼的只用鞋尖點在臺階邊上,覺得他潔癖得又可愛又可笑的時候,他的鞋尖從臺階邊上滑下去了。我沒來及扶他,他小小的人撲在臺階上,臉磕在臺階邊。
我把水杯和滑板車扔給蓄電池之父,抱起哭得驚天動地的小蓄電池,這時他的鼻子已經有點腫了,我怕是他鼻梁骨骨折,試探著按了按,他哭聲沒變。
后來他看著動畫片哭著睡著了,我趁他熟睡,一邊拿涼冰冰的袋裝酸奶給他冷敷,一邊摸摸頭,回想這一下午,特別懊惱:干嘛不拉著他手上樓梯,干嘛要嘴欠,干嘛不堅持要先回家午睡,干嘛要買滑板車呢。
后來他醒了,雖然還是疼但心情好多了。我問他:“你是怕弄臟臺階嗎?”
“嗯。”
“沒關系,弄臟媽媽給涮。你的鞋媽媽也給涮干凈了。今天是媽媽錯了,以后咱們上下樓梯都拉好手好嗎?如果你摔了,媽媽保護你,如果媽媽摔了,你保護媽媽。”
“那爸爸呢?”
“那咱們也拉著爸爸手,如果爸爸摔了,咱們保護爸爸。”
第二天,好了傷疤忘了疼,不,傷疤沒好,鼻子也還是疼的一家三口,又臨時起意開車去了郊區森林公園。自然要帶上滑板車,小蓄電池還沒熟練呢,還得練呢。
然而,就在我蹲在路邊拍完小溪流轉頭去追趕頭前幾步的蓄電池父子倆的時候,變數又來了。我趕到他們身邊的時候,看到的是趴在地上大哭的小蓄電池。
初時我以為又是父子倆的相愛相殺,但聽哭聲不像,我抱起哭得撕心裂肺的小蓄電池,探尋地看向蓄電池之父。
“就是,他站滑板車上,他不自己滑,我就推著他走,就摔了。”
我們看看小蓄電池腦門,有點紅,有點起包,稍稍有點破皮,但是比起鼻子,嗯,小小傷。
他很快也就恢復了,仍然記吃不記打的站在滑板車上讓我們推著走。當然我們是記打的,蓄電池之父拉著他衣服的肩部,我扶著滑板車的車把。
到底誰出的主意要把滑板車帶進這個除了一進門有一公里平道兒,其余不是大上坡就是大下坡的公園的?
是我。
事后證明,腦門的傷確實不大,因為到現在公公婆婆也沒有發現。而鼻子的傷,公公氣得沒吃午飯。
以上
撰文詞卡
“骨折 健康 摸摸頭”
片刻老友約定「七日頌」群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