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MBOK與項目管理能力的關系
本節對于項目管理資深人士屬于啰嗦,但筆者慎重思考后還是認為有必要啰嗦幾句,因為錯誤的觀念依然在傳播,毒害不知真相的人。只有讓正確的觀點流行傳播,讓大家了解真相,才能少走彎路,減少錯誤,使得更多人用寶貴的時間做更有意義的事。
有一種觀念在我國非常流行:項目經理是干出來的,不是考出來的;PMBOK是老外整出來的東西,內容根本就是花架子,不適合國情,拿PMP純粹是糊弄人,耽擱時間。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觀點在廣泛傳播,比如大學生無用論,MBA無用論,其根本就是沒有辨清知識體系與能力之間的關系,而不明真相,缺少判斷力的人只看結果,讓這些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到處傳播,到處發毒。這種毒對年輕人毒害尤其大!
項目管理也是管理,管理的對象主要包括兩個:人和事,主要是人。雖然有東西方文化差異,但是人性是相通的,尤其是現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情況下,在同一個項目中同時存在東西方文化和不同國籍組員的情況日益普遍,而管理思想深層次折射的是文化。對于刻意突出“西方管理不適合中國土壤”的人,除了要以“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表達方式來體現他的真知灼見外,同時也反映了這些人某些層面的淺薄:用地域和群體來表述必然會以偏概全!
獲得PMP不一定就完全掌握了PMBOK,這跟一個大學畢業生拿到學士學位,對大學某一專業的知識體系有了全面了解,但畢業后卻不一定就能成為該專業領域的優秀人才一樣:知道不一定能做到!
學習知識,需要的是記憶和分析能力,主要是記憶;而每個人的實際能力卻跟個人的天賦有很大關系。掌握PMBOK,明白項目管理該做些什么,其中的方法論也具體指導你某些事該怎么做,但真正的管理項目,卻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判斷該采用哪些知識、哪些方法來處理。再舉個大家更熟悉的例子,一個學習了PMBOK并獲得PMP的人,就好比一個精讀并熟記了“葵花寶典”的書生,能否成為“東方不敗”,這一方面要靠自己的天賦,另一方面真的需要苦練,甚至揮刀自宮的酷刑(得摒棄自己性格中的某些缺陷,比如一個自由散漫的人一定得學會自律,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
PMBOK包含5大過程,9大知識領域,集成了全球項目經理人豐富的最佳實踐,稱之為《項目管理的“葵花寶典”》毫不夸張。最為關鍵的是,PMBOK在不斷更新完善,新的最佳實踐和知識在不斷對其充實。PMI的認證體系根據項目管理崗位,管理能力和管理范圍的不同需要進行了分級:CPMP(項目經理助理)、PMP(項目經理)、PgMP(高級項目經理)。不同的工作崗位需要不同的知識體系。據最新獲得的消息,PMBOK在今后的版本中很有可能根據行業不同分出不同行業的PMBOK,我們將會看到建筑行業的PMBOK,IT行業的PMBOK,制造業的PMBOK……,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并且在不斷融入新的智慧!
知道了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根本不知道,你認為能做到么?
明白了以上的關系,PMBOK我們要不要去讀?PMP認證我們該不該拿?這個你自己決定。“要練神功,先要自宮”,可能會嚇跑不想獲得神功的人,但嚇不跑“東方不敗”!
比較流行的觀念是,IT項目經理需要三方面的知識:IT專業知識、業務知識、管理知識。這是國內企業對戰斗在一線的項目經理的普遍要求,尤其是軟件項目的PM。
什么樣的人才適合項目管理的職責?“從理論上,具體到特定的項目任務,誰更有可能取得項目成功,誰就應該承擔項目管理的職責。”這是一個相當騎墻的答案,但說出了本質。項目經理的任命,項目經理應該具備的知識體系,完全是由具體項目任務決定的。
對于單個的中小軟件項目,國內多數企業都是以1個項目經理+N(0~12)個開發人員這樣的團隊進行任命組建,而為了壓縮成本,多數開發人員都是剛畢業或者有短暫開發經驗的年輕技術人員,項目所需的知識要求,可能多數都集中在了項目經理一個人身上。而多數這樣的項目經理,從公司的角度,要求的是經驗,有過1個或幾個同類項目的開發經驗,是編程高手,懂一些系統分析設計和數據庫設計的知識即可,而對管理的要求,只要你能帶好幾個人干活就行。
這是普遍現象,也有把項目做成功的,但失敗率很高,失敗的項目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如果說責任,可以說是企業任命錯誤,也可以說項目經理本人能力不足。但作為個人,項目經理如果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那注定不可能有進步和提升。
因為業務性質的不同,IT項目所需知識差異很大,但可以總括為軟硬件知識、網絡知識、美術知識、業務知識、管理知識。其中軟件知識領域會包含操作系統、應用服務器、數據庫、編程(語言、算法和數據結構、設計模式)、軟件工程等。
而管理知識,沒學過項目管理的軟件專業人士多數都熟悉軟件工程,其中有很多管理思想,但是軟件工程的管理不同于項目管理,有哪些差異請參閱喬東的文章《IT產品管理與項目管理的關系》。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任何一個IT項目,都會涉及到以上所有知識領域,隨著項目的增大相應的知識領域復雜度會更大。很難有一個人精通以上所有知識,因為這些知識隨著創新還在不斷的增加。現在極個別情況下還有一個人開發一個軟件項目的情況,但這樣的情形越來越少。多數項目失敗,都是因為項目組知識體系不健全導致,可能是技術知識,也可能是管理知識。
國內很多軟件項目的項目經理是由程序員提拔上來,如果他對軟件工程掌握得比較好,對某些簡單的軟件項目,基于過去項目的經驗,可能會成功,這也是很多人認“項目經理是干出來,不是學出來”的理由。這樣的項目經理如果面對多個子項目,功能復雜,干系人復雜,時間要求緊等復雜情況時,必然會因為知識體系的不健全,越來越多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處理,不能很好的預測項目風險,隨著項目的開展,使局面混亂復雜,最終導致項目失敗。
還有一個讓很多人困惑的問題是,一個完全不懂IT技術的人是否可以做IT項目經理?對此的答案是很明確的:這跟“什么樣的人才適合項目管理的職責?”答案相同,如果他能使項目成功,就是可以。項目的成功靠團隊,而不僅是某一個人!項目所需要的知識體系,是由整個團隊成員的知識體系總和決定。其實優秀的項目多數都是項目組成員知識能力差異互補,形成的是一個完整圓滿的團隊。如果項目中僅有一個或者兩個“牛人”來支撐,其他組員不能快速學習提升,必然會因為“木桶短板”,導致項目出問題。
另一個困惑很多人的問題是對業務知識的掌握。幾乎所有的招聘單位都是要求既要有IT技術知識,開發經驗,又要有相關行業背景或者行業軟件開發經驗才能勝任某一行業IT項目的項目經理。其實造成這樣的現狀,企業也是被逼出來的。國內的多數軟件開發方都比較弱勢,為了把項目做好需要做很多本該甲方做的事情。相比而言,懂業務知識的項目經理跟客戶溝通更方便,更容易理解客戶需求,對推動項目進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有兩個問題需要思考:
1)項目經理掌握多少業務知識才算夠?
2)有經驗,或者某些頂著“專家”頭銜的甲方業務人員,就真的能提出很好的IT系統需求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教授的研究結果表明:“對于一個有一定基礎的人來說,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個月內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門學問。”教育心理學界為感謝西蒙教授的研究成果,故命名為西蒙學習法。可見,掌握一門陌生的學問遠遠沒有想想的那么高難、深奧。
研究結果和事實都表明,有行業背景和相關行業軟件的開發經驗,對項目需求獲取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可以作為軟件項目經理的充分條件,但不是必要條件,“有一定基礎”和“肯下功夫”才是關鍵。做好業務建模,除了熟悉行業知識,更重要的是精通系統分析設計方法和清晰良好的分析判斷能力。
有很多人一直都不明白有些人講起管理頭頭是道,為什么卻做不了管理?前面也已經做了分析,學習PMBOK拿了PMP不一定就具備項目管理的能力,每個人的實際能力跟個人天賦有很大關系。對一個項目經理來說,究竟該具備什么樣的特質和天賦?筆者概括為四力一度。
一、學習力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不是學歷,也不是能力,而是學習力!
學習力包括三點:1、喜歡學習;2、快速學習;3、持續學習!這三點缺一不可。
干IT行業注定比其他行業更累,就是因為不斷有新的技術、新的思想、新的工具在產生,并且項目經理注定要帶各種項目,面對很多行業,沒有很好的學習力不可能適應這個行業,更不可能干好。
對很多IT項目經理來說,最可怕的就是“終于由程序員熬成了項目經理”這種想法。國內不少由開發人員晉升上來的項目經理,就是倒在了這條路上!職位的晉升本來是好事,但把一個人安排到不合適的崗位上,真的有可能毀掉一個人。受3000多年傳統“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很多國人想做管理,“官”“管”直接掛了鉤,在IT行業也不例外。
在很多開發人員眼里,項目經理就是一個指揮指揮,聊聊天,說說話就行的職位,貌似根本不用再學習。有些開發人員就是按照自己的觀察理解來干這個工作,放棄了學習,每天忙于項目事務,一些簡單的項目基于原有的項目經驗,真的有可能會帶成功,但遇到復雜的項目,就會發現力不從心,捉襟見肘。
IT項目經理,不僅要學習當下項目需要用到的業務知識、技術知識,掌握新的工具等等,更要不斷學習鞏固項目管理知識、軟件工程知識,因為這些知識體系都在不斷的發展充實。而管理學,人類幾千年文明史,從未停止過進步。PMBOK現有的5大過程,9大知識領域,沒有持續的學習、經驗積累、實踐總結,絕不可能很好掌握。胸有“萬卷詩書”,才可能輕松面對項目中“千奇百怪”復雜的局面!
二、溝通力
溝通管理在PMBOK中做為9大知識領域之一奉獻給大家,足見溝通在項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溝通力主要體現在兩點:1、順暢良好的溝通;2、適當的溝通力度。
首先要澄清一個誤區:溝通能力需要很好的表達能力,包括語言表達、文字表達和肢體表達等,但表達能力不等于溝通能力。細心、耐心,廣博的學識、良好的傾聽對溝通都非常重要。很多有豐富溝通經驗的管理人士強調傾聽的重要性,是因為太多人都“好為人師”,喜歡講,不喜歡聽。溝通是個雙向的事情,每次溝通一定要明確肯定對方的表達,給予準確答復,同時也要得到對方的明確答復,確認對方真正理解了你的意思。
干系人識別、分析、分類是項目經理制定溝通管理計劃首先要做的事情,但更復雜也最能體現項目管理藝術的,就是項目經理要能清晰判斷如下內容并付諸實施:
1)在什么時機(到了項目哪個階段,發生了什么事件);
2)跟哪些人(用戶、客戶、客戶領導、組員、公司領導、銷售、監理公司);
3)通過什么方式(會議、當面公談或私談、電話、電子郵件、別人轉達);
4)在適當的時間(立刻、周幾、上午、下午、下班后、幾點幾分);
5)什么地點(會議室、辦公室、茶餐廳……);
6)說什么(長篇大論、簡明扼要,這種度需要自己把握)。
每次溝通,如果不能解決問題,就可能產生更大的新問題。以上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都可能會造成一次事故,給項目帶來很大風險。
溝通在項目中是如此重要,順暢良好的溝通需要項目經理不斷觀察,學習總結。普遍的觀點認為成功的項目經理80%的時間都會運用在溝通上。有些能力很強的項目經理,或是因為心情不佳,或是因為積極性不高,偷懶,僥幸等等心態作怪,在該溝通的時候未進行溝通,致使項目問題堆堆,最終導致項目失敗,這是非常可惜可悲的事情。充分準備是良好溝通的必要保證。
溝通是貫穿整個項目生命周期的任務,項目經理要為整個項目創造良好的溝通交流氛圍,并把控好溝通的力度:既要保證每次溝通有實際效果,又要保證溝通的周期、時間、時機。
二、決策力
良好決策是成功管理的必須前提,任何管理者都必須具有良好的決策力,項目經理也不例外。良好決策必是基于對現狀的清晰認識,因此,首先對項目整體情況的跟蹤和檢查是項目經理一定要做好的事情,其次就是要求項目經理必須具備良好的分析判斷能力。
成熟的方法是項目經理有清晰思路的保證,也是做好分析判斷的基礎。對分析判斷,軟件工程和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提供了很多實用的方法和工具,如軟件工程中常用的流程圖,質量管理中有名的戴明環(PDCA)、帕累托圖、魚刺圖,深刻理解了這些工具的概念、使用方法,理解了其核心思想,我們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就會有很好的分析方法,獲得判斷依據。
分析判斷能力有先天因素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學習和思考。即使是發散型思維,經過學習和訓練,也可以形成很好的邏輯判斷能力;習慣邏輯思考的人,通過頭腦風暴、聯想式思考的訓練,也可以形成很好的發散思維思考模式。這是對日常事務處理的分析判斷。
對于項目經理來說,還有一點就是對干系人行為的分析判斷。先天的情商很重要,很多人從小就對別人的行為十分敏感,能比較清晰的判斷出對方的情緒、想法以及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動,也能清晰地知道自己采取的行動能對對方產生好的或者壞的影響,這是情商很高的人。
如果你覺得自己情商不夠高,通過學習觀察,經驗累積,對人的分析判斷能力會逐步提高。關于人性的討論,中華民族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太陽之下,無新鮮事”!通讀史書能對人性有很好的了解,還有經典古籍、文學名著,都有助于我們對人性的了解,現代翻譯引進的很多西方管理學書籍也都有這方面的論述,《人性的弱點》這本書就很不錯。
決策的形成過程有時很漫長,有時只是瞬間,每個項目都會持續一定時期,大的項目甚至會持續很多年,持續不斷的正確決策保證項目順利進行和成功結束。正確的決策一方面依賴于個人天賦,另一反面取決于個人平時的用心程度和用功程度。
四、執行力
任何事情的結果都離不開踏踏實實的執行,我們常聽說“千言萬語不如一個行動”。但項目管理是如此的實實在在,并且項目管理的典型特征就是時間限制。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團隊合作來完成項目目標,項目經理沒有很好的執行力絕對不行!
在整個項目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麻煩和阻撓,項目經理必須清楚在什么樣的時機采取什么樣的行動。項目經理是整個項目團隊的核心,項目經理的執行力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做好自己,把那些需要自己親力親為的事情做好;二是推動別人,領導推動項目相關者在相應的時機采取相應的行動,該指揮就上去指揮,需要指導就上去指導,需要協調就擇機協調,需要求助上司就及時跟上司匯報。
制定一份優秀的項目計劃是一個項目經理能力的體現,將計劃按預期逐一落實更是必須具備的能力。項目成功是項目經理的唯一目標,所有的行動都要為此服務!時刻牢記這個目標,采取所有正確的行動來實現這個目標,不要懈怠。
沒有一個項目會毫無阻力、沒有麻煩的結束,如果項目都那樣就不需要項目經理了,項目經理的職責就是解決問題。無論多么優秀的項目經理,沒有人能把所有問題都解決得完美無缺。做項目管理,你總會遇到新的問題和麻煩,因此項目經理需要不斷的學習、思考和總結,不斷改進過程,提高個人能力,改善自己的執行力。
五、成熟度
這里的成熟度主要指個人修養,或者說人格的成熟度。這是一個較大的話題,寫幾本書未必能描述詳盡,但也足以說明個人修養絕非一日之功。個人成熟度受個人成長環境、所受教育、個人天賦等多方面影響,但以下三點對一個成功的項目經理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這三點不具備,肯定會出大問題。
1、信仰正確
信仰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談到信仰大家多數立刻會想到宗教或哲學派別,在這里不評論宗教或者哲學派別的好壞對錯,這是人類一直在探索和爭論的永恒話題。這里的信仰,是指每個人自己心目中的生活信條和生活目標。宗教和哲學派別有很大差異,但對“真善美”的追求是人類共識的正確追求。
PMP認證考試時專門加入了職業道德部分,這是無比正確的。一個信仰錯誤的人,能力越強,破壞力越大。但因為文化差異,PMP考試的職業道德考試也給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考生帶來不少困惑和煩惱,作為一個國際性認證,這也是需要改進的一個方面。
一個成功的項目經理,必須有自己清晰的生活信條和生活目標,這些信條務必是由一系列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處世原則組成。一個有人格缺陷或悲觀甚至邪惡信仰的人做項目經理,會給項目團隊帶來毀滅性打擊,甚至會給其他團隊或公司帶來毀滅性打擊。
2、情緒穩定
是人類,就避免不了喜怒哀樂等心情的變化,有時也會有莫名其妙的憂郁。沒有情緒變化的人不會是一個正常的人,但一個任由壞情緒發泄的人絕對是一個不成熟的人,這樣的人就好像一個“不定時炸彈”,身邊的人不知道他會什么時候“爆炸”。
“炸彈”的說法好像有點夸張,但很多人都領教過“神經質”領導的威力,迫于權勢和其他考慮,很多人選擇忍受。這顆炸彈威力較輕,會忍受時間長些,一旦遍體鱗傷,肯定會選擇離開。但項目經理算不上大領導,項目經理要面對臨時組成的團隊和各種各樣的干系人,這些情況就確定了有太多不穩定因素。如果項目經理不能控制好情緒,這顆“炸彈”的爆炸極有可能成為群爆的“導火索”,最終結局就是遍地尸身。這樣的情況已經有無數先例。
項目經理這個團隊核心,無疑會比多數團隊成員有更大的影響力,項目經理的情緒變化必然會給整個團隊帶來較大影響。壞情緒未必都會造成壞結果,這需要項目經理審時度勢,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在合適的時機表現出來。無論如何,不能讓情緒造成的“沖動”左右自己的行動,“沖動”是魔鬼,魔鬼從來不會干好事!
心身健康是穩定情緒的關鍵。心,指思想觀念;身,指軀體。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會正面影響一個人的一切。大量事實和經驗也說明,身體不好的人各種壞情緒會接踵而至。多做充實自己的事,多想快樂的事,多鍛煉身體,你一定能心身健康。平衡是一個很重要的項目思維,項目經理首先得能做好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3、換位思考
一個不能換位思考的人,一定不是一個成熟的人!
項目經理不可避免要面對很多陌生但很關鍵的“干系人”,并且要滿足各種各樣干系人不同的項目需求(而不是個人要求)。換位思考是良好溝通的基礎,更是締造雙贏局面的必須。一個不懂得換位思考的項目經理不會懂得理解,更無法做到包容。總是基于自身利益考慮問題必然導致客戶嚴重不滿,也必然導致項目失敗。
換位思考是一個簡單的處世法則,但簡單的道理卻有很多人無法做到,這也決定了為什么有的人做不了項目經理。古往今來,從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馬太福音》的“你們愿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說著大意相同的話。
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很多情況下項目經理不僅需要做到“換位思考”,還需要“替人辦事”,尤其是國內多數軟件實施項目,實施方多數處于“弱勢”地位。一方面是很多客戶在信息化和管理方面的不成熟,不知道該怎么辦;另一方面可能是強勢的客戶知道,但他卻不想辦。無論哪種情況,很多時候靠協調和合同約束無法完成項目,如果糾纏于責任和法律條款,致使項目時間延遲或者項目失敗,最終造成“雙輸”局面,這絕不是理想的結局。
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會很好的換位思考,圍繞“項目成功”這個最大目標,不會推卸責任,不會糾纏于一些無法界定責任人的小事,會積極地思考、溝通、協調、推動每項任務的順利進行,哪怕在經濟或其他方面吃些“小虧”,處理好項目的每件關鍵事情,使項目順利進行。
換位思考,是一個人“智慧”的體現!替人想在前面、做在前面,“智慧”會為你贏得非凡的成功!
如果沒有充分的知識,一個項目經理無法知道要成功完成項目該“做什么”,“怎么做”;如果沒有必備的個人天賦和后天的勤奮努力,也絕無可能成為優秀的項目經理。
項目需要團隊合作才能成功,但任何時候,用“求人”不如“求己”來提醒自己,多學習,充實自己,在緊急關頭,你會更容易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