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懂得 ?所以慈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這句帶著禪意的話,是被胡蘭成譽為“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的孤傲才女張愛玲寫給她的“情劫”王子胡蘭成的。

似乎再也無需過多的話語,只要彼此內心懂得,就是最大的慈悲。這個給人冷漠孤傲印象的張愛玲,其實并不冷漠,也不張揚。她骨子里懂得眾生不易,所以她能夠對世事,對人情報以寬容。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多么柔情簡練又深刻無比的解讀;這是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不早不晚,剛巧此時,這是怎樣的緣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遺世獨立的張愛玲,在她最美的年華邂逅了胡蘭成。她是幸運的,因為她刻骨銘心地愛過,雖然這愛讓她低到塵埃里,雖然這愛讓她痛徹心扉,但她愛得決絕,愛得無悔!

在我們為她不值的當口,我想還是予以她充分的尊敬比較好,因為這世間本沒有對錯;愛本沒有是非,關鍵是愛過了,是什么都不再重要……

喜歡張愛玲,不僅仰慕她曠世的文采;更喜歡她孤傲淡漠的性格;或許喜歡一個人,無需理由,不問因果,只是無來由的喜歡。喜歡她年少時的孤芳自賞,喜歡她遭遇愛情后的癡心不悔,亦喜歡她人生遲暮的離群索居。

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她是那樣的特例獨行。或許她是孤獨的,因為她高傲的內心無人能夠走進,無法讓人企及,唯有她一個人能獨享這份孤獨的圣宴;或許她是寂寞的,在寂寞中品味那份美好,讓文字梳理她煩憂的心情。

撒進太平洋的骨灰告訴人們,你廋弱的如蟬一樣薄弱的身體,卻有著堅韌的羽翼,這世間沒有任何一個物種可以與你相提并論。世間曾有張愛玲,世間唯有張愛玲!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