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TED閑逛,點開一個題為《如何掌控你的自由時間》的視頻,大概15分鐘的演講內容,讓我這個時不時自鳴得意的“時間管理者”有更深的啟發。
關于時間,大家每天都是平等的擁有24小時。通過日常所謂的節省時間,例如當你用微波爐叮一個要用3分半鐘才完成的食品,但你毫不猶豫選擇只叮3分鐘,節省了半分鐘;例如你會選擇看無廣告的重播節目,而不會看直播,因為廣告時間實在令人反感,于是2小時的節目你可能用一個半小時就能看完,省下半小時……這些都能讓我們感覺省下了可觀的零散時間。
不如我們嘗試拋開表象看本質,試想,如果我們正值腸胃不適,你很可能會把建議叮3分半鐘的微波食品叮到5分鐘;如果你真心熱衷某個節目,急于看進展或者結果,你一定會毫不猶豫乖乖看直播。
在意愿面前,時間算什么?
正如TED的講師Laura訪問的一位成功女性所說:?
Everyting I do, every minute I spend , is my choice. I don't do x, y or z because it's not a priority.
所以,非常明顯了,你不可能真正騰出更多時間,或者通過所謂節省出零碎的時間來做所謂更多的事。
而是,你的人生優先項是什么?你最重要的事是什么?都應根據這點來調配自己的時間。
這時,我們應該清楚,如果對方跟你說:我沒有時間。那么意思就很明確了:這不是我目前的優先項,這對我來說不太重要。
思考關于自己的優先項和重要的事,是精準管理時間(或者說管理自己)的大前提。把我們真正想達到的目標放進時間里,那么無論如何,你都會有時間。
講師Laura提供了一個很不錯的方法(我會嘗試):
現在,就現在,設想到了年末,你會為這一年中發生的哪幾件事感到自豪、興奮、充實(職業、個人生活方面),寫下來。
例如:
我從一名普通銷售晉升為銷售組長,可以接觸管理層面了
我爭取負責一個大項目,協調各部門共N個人達成了目標
我的英語口語水平產生質變,可以無縫跟外國人交流
我攢足假期和經費,前往了夢寐已久的旅行地,大溪地
我的身形得到改善,非常有線條美
我的家庭非常融洽和諧,能互相扶持
?……
當然,想擁有的自然有很多,列舉的優先項必須是你目前最優先、最重要的事,且是可行的,所以不會有太多,大概6-10件就足夠讓你填滿一整年了。
有了憧憬與沖勁,接下來就是,把每個你生命中的優先項,分解為可行的每一步,填充到你的時間里。
例如上面列舉的“我的身形得到改善,非常有線條美”,是要有線條而不僅是瘦這么簡單,那么肯定要堅持運動,瑜伽可能是練線條的最佳方式了。可以選擇報班,或在線上課程打卡,或約上志同道合的三五知己互相監督并良性競爭……把具體事宜安排到日程表。
接下來,做便是了。
簡單來說,這個方法就是自證預言。
唯有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優先項,才能輕易排除不必要的干擾。我們永遠有時間去做自己真正在乎的事。
Even if we are busy, we have time for what matters. And when we focus on what matters, we can build the lives we want in the time we've go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