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韓大爺的寫作訓練營已有一周了,韓大爺講的真心不錯,能看出功底很深,對寫作和人事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感覺人也比較實在,能看出是在真心實意的傳授所學。
可是,我卻有點聽不下去了,每天都不能準時進入課堂,就算時間允許,我也會想著,以后再回看把,可是,回看的時間也一再后拖,或者因為各種瑣事,一味中斷。所以,四節大課,每日半小時的分享,能夠投入聽下來的不多,新舊內容越積攢越多,都覺得成了一種負擔。
回憶剛開始學習時的那份期待,以及聽了第一課時的那份興奮,似乎有了高師指點,我的寫作一定如虎添翼,離成功就不遠了。我對自己的寫作曾那么自信,可是越聽課,知道的關于寫作的知識越多,我就越發現自己我無知,再看寫作營的學員們,他們熱情高漲,積極進取,似乎每個人都寫的比我好,也確實比我好。看他們在群里相互交流,點評別人的文章,也讓別人點評自己的,他們才是真正的學習者。
反觀我自己,躲在一隅,雖不甘當觀眾,卻又懶有傲氣。從聽課以來,居然連文章都不敢寫了,害怕自己的拙作被人恥笑,一味裝高逼格,卻無真材實料,想追求進步,卻總被各種理由羈絆。有時真拿自己沒辦法。
最近又想打退堂鼓了,寫作的路上有那么多比你優秀,還比你認真,努力的人,拿什么跟人家比?想通過寫作出人頭地,感覺比高考還難。
可是難道就因為不容易就放棄嗎?當面參加高考,我不是也在起點很低,前景無望的絕望中,奮起直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嗎?
那份拼搏的心到哪兒去了?現在我三十多歲,因浪費了太多時光悔恨過,可不能總活在悔恨中虛度以后的日子。
寫作,雖然不能拿來養家糊口,不能奢望通過它掙到多少錢,到它不是還有很多其他的功用嗎?對抗時間的虛無,留住回憶,提升自己的邏輯認知能力,這些都是持續寫作的理由。
好吧,別在猶豫不定,踟躕不前了,種一顆樹最好的時光是十年前,再就是現在。
最快的捷徑就是踏踏實實地努力,邊看景色,邊趕路,或許,就能最終到達那風景宜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