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編修華夏張氏統譜的幾點思考

家譜是記載家與家族歷史的重要典籍,是我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古人眼中,家譜是一家一姓的生命史,記錄著家族發源、生息、繁衍的全過程,是“純正血統的可靠藍本”,“夫族之有譜,尤國之有史也。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管攝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風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尊祖宗而聯族姓,承先啟后之謀,莫切于此”。也就是說,家譜具有考世系、序昭穆、辨血統、敦睦道、收宗族的特殊作用。

2009年5月,世張總會第四屆懇親大會在河北清河隆重舉行。會上,有宗親提出,應該編修一部涵蓋全球的張氏統譜。2010年5月28日,庚寅年華夏張氏祖庭祭祖大典結束后,在華夏張氏祖庭召開了第一次《華夏張氏統譜》編修工作座談會。自此,華夏張氏統譜編修工作正式啟動。

統譜編修工作啟動六年多來,統譜編委會辦公室,在世張總會秘書處直接支持關注下,在當地政府的支持指導下,在海內外張氏宗親的積極參與和推動下,做了一些積極有效的工作:一是起草了編修統譜倡議書、推薦統譜編委會成員及聯絡人;二是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統譜編纂委員會,協商推薦編委會人選,并取得近百名專家、學者和教授的支持。三是起草了《華夏張氏統譜·總譜》框架初步構想、關于《統譜》編委會組織架構的初步設想(草案)、編纂委員會工作規范(草案)、捐助褒獎辦法(草案)等一系列文件。四是召開了特邀專家座談會。與會專家學者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見,并對編修工作寄予厚望。五是召開了編修工作會議。世張總會有關負責人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對推動各地統譜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另外,一些省、市、縣張氏宗親機構,積極響應,扎實工作,為編纂華夏張氏統譜付出了辛勤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毋庸置疑,從這六年多的實踐看,統譜編修工作難度確實很大。不少地方費了很大的勁,效果卻不理想,尤其在建立編修組織上,進度同樣不理想。如果按現行的進度,恐怕十年、二十年也難以完成!

所為者何?個人以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資金缺乏,二是專門編修人才不足,三是資料搜集難度大,四是諸如世系、字輩、電子族譜、血緣認祖與文化認祖等技術性難題一時無法統一等等。鑒于此,本人根據自身的思考,談談個人的淺見,以求教于方家。

一、關于資金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古人總結的一條真理。實踐證明,今天依舊正確無比。編纂華夏張氏統譜,與做其他任何一件事,是同一個道理。也就是說,無論干什么事,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資金的問題。對于一級政府而言,這個很好解決:領導指示,財政安排。而對于民間機構或組織來說,沒有“財政安排”這個優勢條件。怎么辦?自己想辦法籌集。好在大家有這方面的成功經驗和作法。一個家族編纂家譜,籌資的辦法有兩個:一是收取丁費,二是要求家族中的老板和熱心家族事務的族人捐獻。除此之外,那就是家譜編修人員的無私奉獻和售譜收入。今天,我們編纂華夏張氏統譜,本人認為,籌措資金同樣有兩個途徑:一是華夏張氏祖庭或祖庭所在地政府或有關宗親機構,從歷年通過祖庭施行招商引資的項目中,先拔出一部分資金墊底,作為開辦經費使用;二是發動海內外張氏宗親和張氏企業家捐贈。從過往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海內外張氏宗親和張氏企業家們為祖庭建設、為統譜編修作出了奉獻,捐贈了不少的資金,這種敬宗愛族的義舉應該充分肯定。但是,現實很骨感,目前統譜編修經費還有很大缺口,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怎么辦?進一步發動、鼓勵張氏宗親和張氏企業家捐款。2016年5月,經世張總會秘書處張文彪秘書長審定同意,統譜辦發布了“關于設立《華夏張氏統譜》捐資賬號的公告”,要求我們張氏宗親進一步廣泛宣傳,動員有奉獻精神的宗親積極為編修統譜繼續捐款。現在統譜編修工作已經到了沒錢不能推動的階段,希望各地宗親積極奉獻。統譜辦也將在世張總會秘書處的直接領導和監督下,建立規范的管理辦法,嚴格加強管理,嚴格資金的開支范圍,讓所有的捐款都用到統譜編修工作刀刃上。

二、關于人才問題。

100多年前,龔自珍詩云:“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縱觀歷史,無不說明,得人才者得天下。市場經濟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可以說,哪里人才聚集得多,哪里就會興隆,哪個行業人才競爭激烈,哪個行業就充滿活力。

在中國大陸,許多姓氏都編纂了本姓氏族譜,我也親眼見過不少的族譜,其編修質量可謂參差不齊。一般而言,族譜主修者素質越高,其族譜編修質量就越高。反之,則質量低劣,不忍卒讀!編修華夏張氏統譜,人才,理所當然是最為重要的一環。沒有高素質的統譜編修人才,那么,編修統譜就是一句空話!經過數年的努力,統譜辦雖然物色、招募了一批統譜編修人才,同時他們為編修統譜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這還遠遠不夠,統譜編纂工作還缺少一批能獨當一面的領軍人才。另外,各省、市、縣所屬的統譜機構也短缺編修人員。目前,遼寧、黑龍江、山東、陜西、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沒有牽頭人。從縣(市)級來說,還有一半以上的縣(市)沒有聯系人,更沒有牽頭人。因此,繼續物色統譜辦編纂人員和各省、市、縣編修工作牽頭人和聯系人的工作顯得尤為迫切。除此之外,還需要繼續發現、聘請有關族譜學研究專家和學者,充任審定組成員,繼續物色張氏賢達擔當統譜總譜各卷的起草和編輯工作。

三、關于資料搜集問題。

收集資料,是編修統譜的一項最基礎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無窮盡的工作。截止到目前,華夏張氏祖庭征集了一批族譜,統譜辦收集了一些海內外張氏提供的相關資料,這為編修統譜打下了一個較好的基礎。據2016年5月河北省清河縣“丙申年華夏張氏祖庭祭祖大典”期間舉辦的《海內外張氏族譜展》所展出的情況來看,共展示各地各支系珍藏的老族譜和新編族譜近500部,計1100多冊。通過集中展示族譜資料,交流修譜經驗,同時為搜集更多的資料,為各地宗親查找、對接世系提供幫助,創造條件。祖庭族譜館珍藏的族譜也參加這次展出。這次譜展,除馬來西亞、臺灣等海外族譜外,共涉及中國大陸22個省份的族譜。其中,唐宋時期族譜16部,民國時期族譜96部,編修次數最多的達18次。另外,還有通過二維碼展出的數字化族譜和電子版族譜。

下一步,統譜辦將采取措施,繼續鼓勵各地各支脈張氏宗親積極捐贈族譜,為豐富華夏張氏祖庭族譜館充實資料,繼續為統譜辦提供資料。同時,要發動各地張氏宗親,聯系督促還沒有編修族譜的張氏家族,確定專人把本支脈開基祖及其世系下的基本情況搞清楚,把文字資料報送祖庭族譜資料庫,以保證統譜編修工作的需要(關于各支脈提供資料的要求,可參考《中華張氏網》地址:http://www.zhangshi.org/)。如若某一支脈不提供自己開基祖及基本文字資料,統譜中就必然會沒有這一支的記載!這一點,務必請各地各支脈宗親和相關宗親組織引起高度重視,并切實按要求盡快報送資料。

現階段,大家都在說統譜的事,特別是在一些張氏家族或張氏宗親組織的各類會議上(如曬譜會,族譜交流大會等等),“統譜”一詞出現的頻率相當高。但是,統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許多宗親莫衷一是,說法不一,以致造成一些混亂。本人認為,所謂統譜,我們必須以世張總會認可的說法為準。即“統譜,就是涵蓋全球張氏的一部族譜”!關于統譜的內容,世張總會統譜編委會認為,《華夏張氏統譜》分為總譜和分譜兩大部分。總譜部分,由統譜編委會組織編修。總譜分為《綜合卷》、《綜合世系卷》、《各地舊譜序卷》、《各地開基祖和后裔聚居地卷》、《古今人物卷》、《歷代文翰卷》、《祠墓文物卷》、《張氏重大事件卷》、《功德卷》等。分譜部分,由各地各支脈自己組織編修。

我們能為統譜編修做點什么?根據個人的理解,每一支張氏需要做好兩件事:一是編纂好本支族的張氏族譜,并給華夏張氏祖庭或統譜辦寄送1—2部(套)族譜;二是寫好一篇文章。即根據統譜辦的要求,按照《各地支派世系源流及分布情況調查統計內容》的規定,寫好本支派世系源流及分布情況這篇文章,并及時將文章報送到統譜辦。本人于2014年底,編纂好《牌口張氏族譜》,并于2015年初寄贈一套給華夏張氏祖庭。2015年元月,由本人起草的《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牌口鄉張氏貴文裔世系源流及分布情況概述》也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統譜辦。2016年6月,統譜辦相關負責人經過審定,認為本人撰寫的《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牌口鄉張氏貴文裔世系源流及分布情況概述》一文,內容全面,層次清楚,行文規范,值得各地參考。并在四川省遂寧市召開的第三屆川渝張氏譜祠文化交流大會上予以推介。

寄贈一套族譜,寫好一篇文章。本人在有關會議上,既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現在將這些情況記載在這篇論文中,看似多余,實則不然,敬請各位明察。

四、關于統譜編纂中的幾個技術問題。

下面我要說說統譜編修中的幾個技術性問題。只是個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確。限于篇幅,不作詳盡的論述,只作簡約的說明,權作一家之言吧。

1.關于世系的問題。

何謂世系?世系,亦稱“世次”、“世統”,專指某一姓氏世代相承的系統,或指某一家族世代相傳的系統。其由家族中男丁按世次排列而成,也叫世系表。世系是家族血緣傳承的直接表述,是族譜的重要內容。家族世系表,一般采用“吊線圖”或“垂絲圖”的方式。世系內部,以第一代(始遷祖或開派祖)為準,之后的結構分為直系、旁系(支系)等。

編修華夏張氏統譜,其世系怎么弄?有人提出,要從得姓祖揮公開始,一代一代排列出來,直至當今。這個想法是好的,問題是有沒有這種可能?本人認為,這個想法是理想主義者的“空想”!我以目前大家比較公認的世系來說明。西漢高祖皇帝劉邦的大謀臣張良,他是揮公的幾世孫?一般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第74世,一說是第80世,相差了6世。誰的說法正確?不知道!2016年3月,湖南省張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崇華先生領隊,對湖南省郴州市、永州市、衡陽市、益陽市張氏宗親會進行走訪、對譜時發現,唐玄宗朝一代名相張九齡的世系,在各地各支的族譜中,記載五花八門。郴州市宜章、汝城族譜記為第103世(以揮公為第一世),桂陽族譜記為第108世,衡陽、江永族譜記為第115世(據說瀏陽市張化孫公裔譜記為第122世)。究竟是多少世?誰也說不清!據悉,湖南省各地張氏宗親強烈要求省總會做出定論,怎么做?沒辦法做!誰也不敢做這個定論。因此,從揮公開始,一代一代準確排列世系表的事,只是個偽命題。我們還是要回到現實中來,實事求是,從自己所在支系的可考始祖、始遷祖開始,編列世系表,這才是惟一可行之舉!那種動輒就要從自己開始,往上追溯到揮公的“完美世系”是根本不存在的、是自欺欺人的水月鏡花!

2.關于字輩的問題。

字輩,又稱派語,是表示家族輩份的字,俗稱派。記載宗族世系人名的派語,又稱昭穆、班輩、班次、輩份、排行等。其意均為修身齊家,安邦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字輩派語通常是一些寓意深刻的四言、五言或七言類詩。它在研究族姓群落聚居、家族繁衍、遷徙流轉、世系辨析、倫理道德、尋根問祖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編修華夏張氏統譜,有人建議,要統一全世界張氏派輩。初聽,似乎有道理,加之建議者能說出各種理由,因此,跟風者不少。本人認為,統一全世界張氏的派語,同樣不可行!其一,正如準確排列自揮公始的世系一樣,只是一些人的良好愿望罷了,現實中根本就是行不通的。因為世系的不確定,那字輩就跟著“漏洞百出”了;其二,假若統一派語成功,那如何區別你的支系?一些地方,編修通譜,統一派語,貌似做得很好很完善,意義深遠。只要你我雙方說出自己的字派,就能知道雙方各是第幾世,差距有幾代,情況好像很明了,查找似乎很方便。其實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很難區別雙方各屬哪支哪系,這是一個很易造成混亂的作法。比如:你是A派,我也是A派。那就是說,你我是同一輩份,但是,你是甲支族,而我卻是丙支族。如果時代久遠,說不定兩支族人就會“混為一談”!現在,就以本人所在的湖南省張栻南軒裔為例說明。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湖南省寧鄉縣南軒裔孫張銑、張而昌編纂《張氏通譜》(共8卷)。該譜以張栻(字南軒)為開派第一世祖。從第23派始,統一派語為:德茂光先祖,良貽在克家;殷勤敦實務,謙厚發菁華;紱冕芬徽暢,圭璋品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燦云霞(俗稱“寧鄉官山通派”或“南軒通派”)。也就是說,第23派為“德”字派,第24派為“茂”字派,余類推。編者號召南軒后裔采而用之。但是,情況并非如編者所愿,至今仍有許多南軒后裔使用本支系的派語(俗稱“私派”),而沒有采用南軒通派。本人分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以后造成混亂!

敘說了世系、派語,再回頭說說個人對“統譜”二字的理解。上文中本人提出:“統譜,就是涵蓋全球張氏的一部族譜”。這并不是說,要把海內外所有張氏宗親,全部清晰的連接到以“揮公”為根基的這顆大樹上。這既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司馬遷作《史記》,記載了自三皇五帝至漢武帝共數千年的歷史。他只是以看不見的時間為主線,分朝代、分類別、分帝王將相等分而記之。我們編纂華夏張氏統譜,應當學習司馬遷的作法,把我們能夠收集到的張氏家族資料,按地區、按支系而分門別類的詳盡記于統譜中,而不是生硬的將天下張氏這些單個的“瓜”,強掛在揮公這顆“大樹”上。

3.關于電子族譜的問題。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今天的我們跑步進入了信息化時代。電腦的推廣和普及應用,給當今的國人帶了極大的方便。現今,無論哪個地區,無論哪個機構,更無論是哪個機構的人員,特別是年青人,大都能熟練使用電腦。這是形勢所需,更是形勢所逼。就如全民炒股、全民開車一樣,成為了一種生活技能。因此,在一些家族編纂族譜時,編修電子族譜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更有一批張氏電腦方面的年青人,他們經過艱苦的努力,開發出一些編修家譜的軟件,這是應當充分肯定的。據介紹,編修電子家譜好處多多,特別是電子家譜還能上傳網絡,讓居于海內外的張氏宗親,還能就近很方便的在網絡上看到自己的家譜,補充完善自己的家譜,修改家譜中的錯誤,的確是善莫大焉。華夏張氏統譜辦也認可了這一作法,還準備將其引入統譜的編修中來,本人也是贊同的。但是,編修電子族譜也有局限性。盡管電腦、網絡已經普及,但是,對一些老年人,特別是一些鄉村的老者,電腦和網絡還是遙不可及的新興事物,學習和使用還存在很大的困難。其次,對于普通的大眾,要把自己的族譜上傳網絡,也是困難重重。這一點,本人就深有體會。無論是“13億家譜網”,或者“千億家譜網”,本人都作過償試,均是半途而廢。究其原因,一是一般的人,都非專業人員,對電腦、軟件大都是一知半解,根本就無法弄懂那些繁瑣的電腦程序。二是一些電腦軟件還不完美,功能還有缺陷。某家譜網站的客服說,必須先建字輩,后建家庭。如果建好了家庭,則只能在后面添加字輩,而不能在前面再作任何改動。這是因為往上再添加輩份,家庭卻不能跟著輩份前移,這樣輩份就亂了。如果要往上修改電子家譜,那比重建要多3-5倍工作量!客服解釋說,因為每一款軟件都有他的邏輯關系。雖然我們在開發這款軟件之前也專門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探討,那也是沒有辦法,只能請您重建!因此,本人認為,電子家譜是新興事物,須加大培訓力度,須大力推廣普及,使大家愛用、會用電子族譜。同時,依然要以紙質家譜為主。兩者相互相存,不可偏廢!

4.關于血緣認祖與文化認祖的問題。

一般而言,家譜具有辨別血統的作用,但由于早期家譜大多沒能保存下來,現存家譜大都是明清以后,特別是民國時期所修,而所述先祖事跡都遠在明清以前,甚至上溯到受姓始祖,其間相距數千年,要做到真實可靠并非易事。因此,過去修譜者在追述先祖源流、先人事跡時,往往張冠李戴,混淆事實。宋代以后,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民間修譜之風頗為盛行,情況相當復雜,其中沿襲者有之,攀附冒認名門者有之,含糊其事、胡編亂造者有之。真假相間,不一而足。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自稱是楚太子建之子白公勝之后,認為白公勝在楚國被殺害后,子孫逃亡秦國,世代為將,白乙丙即是其中一個。白乙丙裔孫白起為秦國立過大功,受封為武安君,白氏從此興盛。事實上,白居易的這些自述完全是無稽之談。因此,后來有人針對家譜的這種妄相攀附現象,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出于閭巷,家自為說,事非經典,茍引先賢,妄相假托,無所取信,寧足據乎”。我國古代許多家族拉名人作祖先,并把他們記錄在家譜中,其做法是十分錯誤的。眾所周知,我國姓氏的來源有多種多樣的途徑,發展過程中又經過離合演化,情況十分復雜。今天使用同一姓氏的人,歷史上不一定同宗同姓。尤其是一些大姓,來源更為復雜。在不少民間編修的家譜上,還常常可以看到自己與歷史上某位名人聯系在一起,確信自己是某位名人的多少代孫,自己的血統純正。其實,這種說法也是難以成立的。因此,在我國流傳很廣的“萬代一宗”的觀念,其實是很難經得起推敲的。

所以說,要想在今天的中華大地上,找出一個千百年來一直是百分之百純正血統的姓氏,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通常所說的“同姓一家”、“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說法,都不過是一種文化上的認同而己,僅僅具有思想觀念上的凝聚力,并不能認為歷史上真的如此。因此,尊重歷史、注重實際,堅持文化認祖與血緣認祖相結合的方法,堅持縝密、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才是我們編修華夏張氏統譜應有的工作態度。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237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957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248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356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08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485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534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20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263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25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04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787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61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874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05評論 1 28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945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05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