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紅色的火光和塞納河畔的黃昏映照,濃濃的滾煙彌漫四散。有著800多年歷史的巴黎圣母院教堂烈火熊熊,它的尖塔在人們的驚呼聲中轟然倒坍。
遠在中國的我滑動著手機屏幕,望著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火災現場,心里是說不出的滋味。
成千上萬的人們聚集在河岸邊,無助地看著大火吞噬這座輝煌雄偉的教堂,這座充滿故事的神圣古老建筑,在大火里,是那樣的脆弱。
第一次知道巴黎圣母院,是在小學課本里,維克多雨果筆下的它熠熠生輝,古老優美。可現在我的眼前,是一場這輩子都不會有人能預測到的場景。
災難,總在不經意間發生。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許多朋友在惋惜,“上一次去巴黎,圣母院門口隊伍太長沒進去,心里想著下次吧。”“趁有生之年,去看看這個美麗易碎的世界吧。”“人和物都終會逝去·,不要等失去才珍惜。”......
我常常會幻想,身處于銀河系的小小的地球上的我們,到底算是什么呢?
初中看《地球的脈動》紀錄片,看到對宇宙中的太陽的介紹時,我心里莫名有些恐懼。
太陽是個巨大而炙熱的氣體星球,它表面的黑子,耀斑,太陽風隨時都在影響著它身旁的第四顆小行星,我們的家園——地球。
地球因為有太陽而有了生命,而太陽,也會是地球的生命終結者。這個不停在發生核聚變爆炸的大火球,完完全全地掌控著我們的命運。
不穩定的它什么時候心情不好,地球消失就是一瞬間的事。那時候不論是800年的巴黎圣母院,還是有著4500年歷史的埃及金字塔,一秒鐘就灰飛煙滅了。而那時,就是人類滅絕的時刻。
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地球的掌控者還不是人類,而是恐龍。
災難發生前悠然自得的恐龍怎會知道,下一秒,一個天降的巨大隕石將與地球相撞,下一秒,將是他們滅絕的時刻呢?
這個世界太大了,這個宇宙太大了,我們太渺小了......
休學這一年里我去到過2015年發生了8.1級大地震的尼泊爾加德滿都,杜巴廣場上的古老建筑已然是一片廢墟,我在鐘聲和人們的祈福聲間穿過,望著破敗的寺廟和坍塌的遺跡,感到悲傷。
地球是一顆太神奇的塵埃,人類像一個藝術家在這顆小小的藍色塵埃上雕刻,在非洲大陸上雕刻了輝煌的埃及金字塔,在歐洲大陸上雕刻了哥特式的教堂和房屋,在亞洲大陸上雕刻了萬里長城和故宮,在美洲大陸上雕刻了彩色的印第安藝術。
地球上的風,海浪,太陽,是比人類更早出現的雕刻家,它們用自己的力量也在雕琢這顆美麗的塵埃,于是我們才有了沙漠,大海,火山,森林......
再想想銀河系有多少的行星,恒星,都荒蕪著,悲涼著呢?
地球是一個奇跡,人類也是一個奇跡。
我們作為地球滅絕前幸存的生命,有什么理由不在最寶貴的僅剩的時間里,去看看我們這顆與眾不同的,被雕刻的美麗的星球呢?
親愛的,那些你說等等以后去做的事,不一定會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