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末回家,偶遇一位伯伯,他感慨道:“你爸媽不容易,供了你們三個大學生。”農村家庭供大學生不易,接連供出姐弟三個更是難得。所以,這是父母最為鄉鄰羨慕和稱頌的功勞。
? ? ? 在鄉鄰們眼中,父母培養我們成才了。我很感激父母,他們為了孩子的將來,咬緊牙關,吃苦受累,把受教育的機會給了家里每個孩子。成才固然重要,然而比成才更為重要的,是成人。我最為感激和看重的,就是母親潛移默化,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 ? ?母親初中畢業,在那個年代算是有文化了。據姥姥說,母親結婚前只顧著念書,不大會做家務活。結婚后,她洗手作羹湯,和祖母一起帶著我們姐弟三人,還要管兩季莊稼、一日三餐、四季衣裳,難以想象有多少累活重活和瑣碎事,母親都奇跡般地一一應付過來。
? ? ?母親很勤勞。母親年輕時家里地多,機械化程度低,依靠人力勞動,主要勞力只有父母兩人。母親似乎春夏秋三季都在地里勞動。早上地里有露水,母親找塊塑料往腰上一系,就擋住了露水;中午太陽曬,母親戴上草帽包上毛巾,就擋遮了太陽;即使在夏季最炎熱的時候,母親中午也要下地干一會兒活;有時下雨也是干活的好時候,母親給莊稼施肥,或者是補苗。冬季農閑時,母親和祖母給一家老小做單鞋、制棉鞋、縫棉衣。母親是家里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人,農忙時節更是如此。秋收后要趕著剝苞谷,剝完了還要把苞谷編成一串串的掛起來,才能晾干。每到秋收時節,我們晚上剝苞谷一直剝到睡眼朦朧,才拖著酸疼的身子去休息。第二天天一亮,一骨碌爬起來,匆匆洗漱后接著去剝苞谷,就會發現母親已經在那里擰苞谷串了,新擰好的苞谷串堆成了一座小山。
? ? ?勤勞的母親很常見,我的母親有一點卻與眾不同。她干活講效率,出活特別快。我們冬種小麥、夏種苞谷。除了糧食,還要種一些經濟作物,有棉花、辣椒,都特別費人力。時間久了,母親練就了一雙快手,她干活快得讓我驚訝。就拿給苞谷間苗來說,一般人是走一步,停一下,間出三四株。母親是邊走邊間,間苗走路互不耽擱,比常人快出一倍。還有摘棉花,母親十下八下就能摘一籠,由于摘得急,有的棉桃還連著枝葉。祖母去世后,家務的重擔全落在母親肩上。母親的一雙快手就更快了。記得有一年秋收時節,父親外出干活,我們姐弟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十多畝莊稼的收、種全靠母親,不巧的是年邁的祖父病了,需要照顧。母親像旋風一樣,在地里家里兩頭跑,還要給祖父請醫生治病。我心疼母親,每天下午下班后,騎車一個小時趕回家,晚上照顧祖父,幫母親干活,第二天清晨再騎車趕回單位上班。看家里實在忙不開,我跟母親商量:“還是我請幾天假,回來幫家里吧。”母親瞅我一眼:“家里的事就是這樣,時間一過啥都好了,我能顧過來?!蹦赣H就是我家的千手觀音,她以不可思議的統籌和風的速度,干完了所有的活。
? ? ?那一年,94歲的祖父摔傷了髖骨,從此臥床不起。由于大姑媽年老多病,二姑媽遠在千里不能常來照顧,母親默默承擔起了照顧祖父的重擔。照顧臥床病人很辛苦,從吃喝拉撒、擦洗身體到換洗被褥,沒有一件不費精神和力氣。祖父當時已是村里最高壽的老人。鄰居們同情唏噓完后,舉出有名有姓的例子,預言祖父撐不過半年。母親早上用小盆給祖父把洗臉水送到床頭,每天兩頓把飯送到祖父床頭,和父親早晚為祖父清理大小便。我們心疼父母和祖父。周末,我們回家陪祖父,幫母親給祖父擦洗身體、更換被褥。臥床病人最容易長褥瘡,祖父太老了,身體都瘦干了,盡管我們給他鋪了厚厚的被褥,他還是會硌,胯骨旁長了小塊褥瘡。那一陣,姑媽千方百計買到一種珍貴藥膏,母親和姑媽每天幾次給創面上藥。經過精心照料,創面愈合了。就這樣,祖父在床上躺了兩年,在96歲高齡時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在祖父的葬禮上,姑媽們為我父母披紅戴花,表彰他們的孝行。
? ? ?母親跟兩個姑媽非常和睦。姑媽們疼愛她們的弟弟弟媳和侄子侄女,母親也像對親姐姐一樣對待姑媽。我家沒有家長里短的是非,在鄰里中挺罕見的。
? ? ?母親年輕時曾在村衛生室工作,會打針,會進行圍產期檢查,還會接生。我小的時候,家里的門會不時在三更半夜被敲響,那準是有人在找母親接生。母親有一個手術包,用一大塊紗布包著各種剪刀、鑷子,手術包隨時包好,放在固定地點。有人找她幫忙,她拿上手術包就能走。母親接生是免費的,當然,能吃到主家的紅糖水煮荷包蛋,還會有一塊紅布象征性地作為報酬。找母親接生的既有村里的人,也有外村的。半夜敲門聲有時吵得我們心煩,母親卻總是有請必到,風雨無阻。這不是最讓人心煩的,因為生孩子的總不會天天有,而請母親打針的人幾乎天天有。母親打針是義務的。那時候,母親下地勞作一天,回到家,常常有街坊鄰里或抱著娃、或自己拿著針劑在我家等著。母親洗干凈手,就拿出針管盒,揭開紗布,拿出針管、針頭用開水消毒,再用鑷子把針頭裝到針管上,開瓶吸藥,用鑷子從藥棉瓶里撕出藥棉,消毒打針。我寫到這里,腦子里就自然呈現出整個過程和細節,我一定是看母親操作過幾百上千遍,才會記得如此清楚。在幾百上千遍的重復中,祖母和父親多次勸阻母親,母親總是嘆氣:“我也不愿意讓人來,鄉里鄉親,人家來了也不能攆走吧?!敝钡绞嗄昵?,醫療事故被頻頻報道,加上母親眼睛已花,我們態度堅決地說風險太大,才勸阻了母親。在村小學上學的時候,我是村里知名度最高的學生,經常在上學路上被陌生人叫住問:“你是誰誰家的孩子吧,看眼睛多大,跟你媽一模一樣。”還有人說:“我們家老大就是你媽接生的?!痹瓉?,十里八村都有人認識我的母親,記得我的母親。
? ? ?母親很少給我們講大道理,她把道理融匯在行動中。跟著母親,我學會了勤勞,學會了講效率用方法,學會了承擔責任,學會了孝敬老人,還在學習著真心待人,學習著幫助別人。
?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提出了“有心無痕”的家庭教育理念,我很推崇這個觀點。其實,這個道理,我初中文化的母親早在幾十年前就實踐著。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說教過多,身教不夠。我何其有幸,有一位善良睿智的母親,讓我少走彎路,跟著她的足跡學習做人。我何其有幸,在女兒尚小的時候,母親就使我明白了身教勝于言教的道理??磥恚冶仨毟优Α⒏觾炐?,才能讓母親放心,才能讓女兒學有榜樣。但愿在不久的將來能對女兒說:我的樣子,就是我希望你達到并超越的樣子。